高中范文网 >教学计划

花和叶的教案小结5篇

教案是非常考验教师的个人能力的,你的教案准备好了吗,为了确保教学的质量,提前制定好教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花和叶的教案小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花和叶的教案小结5篇

花和叶的教案小结篇1

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小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花和叶的教案小结篇2

1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代表 20.1.1 平均数(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 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 p124 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 、 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 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

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 p124 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 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 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25 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 p125 例 1 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 1 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 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 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 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 p126 例 2 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 书写步骤。

(2)、例 2 与例 1 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 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 供借鉴参考。

某校初二年级共有 4 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班级 参考人数 平均成绩 1班 40 80 2班 42 81 3班 45 82 4班 32 79 2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x=1 (79+80+81+82)=80.5 4五、例习题分析: 例 1 和例 2 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 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 经作过比较, 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 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 是加权平均数计算, 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 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 2 的题意理解很重要, 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 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 实 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 100%、测验占 30%、期中占 35%、 期末考试占 35%,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如下表: 学生 小关 小兵 位:小时) 寿命 450 550 600 650 15 700 25 只数 20 10 30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答案:1. 作业 80 76 测验 75 80 期中考试 71 68 期末考试 88 90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 100 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x 小关=79.05x 小兵=80 2.x=597.5 小时七、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 出现了 x 1 次,3 出现了 x 2 次,4 出现了 x 3 次,5 出现了 x 4 次,则这 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 a 次打中 x 环,b 次打中 y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 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 20%、面试占 30%、实习成绩占 50%,各项成绩如表所 示: 应聘者 甲 乙 笔试 85 面试 83 实习 9080 85 92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 50 分 1 人、60 分 2 人、70 分 5 人、90 分 5 人、100 分 1 人, 其余为 84 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 80 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 乙被录取2 x1 ? 3x2 ? 4 x3 ? 5x4 x 1 ? x 2 ? x3 ? x 44. 39 人2.ax ? by a?b3. x甲 =86.9x2 =96.5 3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1.1 平均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 p128 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 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 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 p128 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 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28 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 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

一则由于学 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 详尽介绍, 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 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 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

统计中一些数据较 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 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 p128 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 5 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 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 50 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 40 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4所用时间 t(分钟) 0<t≤10 10<t≤20 20<t≤30 30<t≤40 40<t≤50 50<t≤60 答案 1.(1).15. (2)28. 2. 165 七、课后练习:人数 4 6 14 13 9 41、某公司有 15 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 人数 每人创得利润 a 1 20 b 1 5 c 2 2.5 d 4 2 e 2 1.5 f 2 1.5 g 5 1.2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 下表是截至到 2002 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 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 28≤x<30 30≤x<32 32≤x<34 34≤x<36 36≤x<38 38≤x<40 40≤x<42 频数 4 3 8 7 9 11 2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 50 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 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频数 2 0 1 5 1 0 5 1 2 4 181 0640 50 6070 80 90噪音/分贝 3.60.54 分贝答案:1.约 2.95 万元 2.约 29 岁 5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 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 p130 的例 4 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 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 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

(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 2 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 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 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 p132 例 5 的意图 (1)、通过例 5 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 产品销售最好,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 5 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 5 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 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中拉开序幕 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 数的这个数据代表。

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 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 p130 例 4, 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 的顺序排列。

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 12 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 数据 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 p132 例 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 23.5 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 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六、随堂练习 1 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 15 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 15 个人 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 15 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 320 件, 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 请 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62、某商店 3、4 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表所示: 规格 1 匹 1.2 匹 1.5 匹 2 匹 台数 月份 3月 4月 12 台 16 台 20 台 30 台 8台 14 台 4台 8台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 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 答案:1. (1)210 件、210 件 (2)不合理。因为 15 人中有 13 人的销售额达不到 320 件(320 虽是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却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 210 件合 适,因为它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额定。

2. (1)1.2 匹 (2)通过观察可知 1.2 匹的销售最大,所以要多进 1.2 匹,由于资金 有限就要少进 2 匹空调。

七、课后练习 1. 数据 8、9、9、8、10、8、99、8、10、7、9、9、8 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 一组数据 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 21,则 x 的值是 . 3. 数据 92、96、98、100、x 的众数是 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 出现的次数依次为 2、5、3、4 次,并且没有其他 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 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 365 天计)中的 30 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5 5 7 6 2 2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 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 有多少天? 答案:1. 9;2. 22; 3.b;4.c; 5.(1)15. (2)约 97 天 温度 (℃) -8 天数 3 -1 7 15 21 24 30教学反思: 7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 1、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2、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较多的一种量。另外要注意: 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 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 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 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 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 众数不受极端 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 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 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 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 中位数可能出现 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 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 可用中位数 描述其趋势.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 p133 例 6 的意图 (1) 、 这是在学习过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与分析之后涉及到这四个环节的一个例题, 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它交待了该如何完整的进行这几个过程, 为该怎样综合运用已学的统 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一个标准范例。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 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复 习。

(2)、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此例题的一个主要意图是区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 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3)、由例题中(2)问和(3)问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其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根 据题目具体要求来灵活运用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4)、本例题也客观的反映了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统计 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四、课堂引入: 本节课的课堂引入可以通过复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定义开始,为完成重点、突破难 点作好铺垫,没有必要牵强的加入一个生活实例作为引入问题。

五、例习题的分析: 例题 6 中第一问是在巩固平均数定义、 中位数定义和众数的定义。

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 中词语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指哪个数据代表, 教师也可以顺便加一个发散性问题, 一般地哪些 词语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呢? 例题 6 中的第二问学生一般不易想到,教师要将“较高目标”衡量标准引向三个数据代表身 上,这样学生就不难回答了。

第三问要抓住一半左右应与哪个数据代表的意义相符这个问题。

即要很好的回答第三问, 学 生头脑必须很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 8六、随堂练习: 1、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 50 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 人数 50 2 60 3 70 6 80 14 90 15 100 5 110 4 120 1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答案:1. 众数 90 中位数 85 七、课后练习: 1、某公司的 33 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 职员 人数 工资 董事长 1 5500 副董事长 1 5000 董事 2 3500 总经理 1 3000 经理 5 2500 管理员 3 2000 职员 20 1500 。

岁,中位数是 。

平均数 84.6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2.(1)15、15、15、众数(2).15、5.5、6、中位数(1)、求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 、 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 5000 元提升到 20000 元, 董事长的工资从 5500 元提升到 30000 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 (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 2、某公司有 15 名员工,它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示: 部门 人数 每人所创的年利润 根据表中的信息填空: (1)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 (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 平?答 答案:1.(1).2090 、500、1500 (2).3288、1500、1500 (3)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 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 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 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 工的工资水平。

2.(1)3.2 万元 (2)2.1 万元 (3)中位数 万元。

万元。

a 1 20 b 1 5 c 2 2.5 d 4 2.1 e 2 1.5 f 2 1.5 g 3 1.2(3) 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一般水教学反思: 9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2 数据的波动 20.2.1 极差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 p137 引例的意图 (1)、主要目的是用来引入极差概念的 (2)、可以说明极差在统计学家族的角色——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量 (3)、交待了求一组数据极差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 “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 ”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的 反映极差的意义, 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 这样极差之所以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 了。

五、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 p138 习题分析 问题 1 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 差距较大。问题 2 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 3 答案并不唯 一,合理即可。

六、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 的极差是 -1736 的极差是 . . ) ,一组数据 1736、1350、-2114、2、一组数据 3、-1、0、2、x 的极差是 5,且 x 为自然数,则 x=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4、一组数据 x 1 、x 2 …x n 的极差是 8,则另一组数据 2x 1 +1、2x 2 +1…,2x n +1 的极差 是( a. 8 ) b.16 c.9 d.17答案:1. 497、38502. 43. d4.b 10七、课后练习: 1、已知样本 9.9、10.3、10.3、9.9、10.1,则样本极差是( a. 0.4 b.16 c.0.2 d.无法确定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 14 名学生的成绩与全组平均分的差是 2、3、-5、10、12、8、 2、-1、4、-10、-2、5、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a. 87 b. 83 c. 85 d 无法确定 。

)3、已知一组数据 2.1、1.9、1.8、x、2.2 的平均数为 2,则极差是4、若 10 个数的平均数是 3,极差是 4,则将这 10 个数都扩大 10 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是 ,极差是 。5、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划,为此统计 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将数据适当分组,做出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答案: 1.a ; 2.d ; 3. 0.4 ; 4.30、40.5(1)极差 55 分,从极差可以看出这个小组成员成绩优劣差距较大。(2)略教学反思: 11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2.2 方差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三.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教材 p138 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 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 教材 p140 例 1 的设计意图: (1).例 1 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 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 1 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 1 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 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 学生观看 2004 年奥运会刘翔勇夺 110 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 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 例题的分析: 教材 p140 例 1 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 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 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 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 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 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 随堂练习: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 1 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12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 5 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 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段巍 金志强 1 13 10 2 14 13 3 13 16 4 12 14 5 13 12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七. 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 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 10 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2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 s 甲2 s乙 ,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 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 小爽和小兵在 10 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 小兵 10.8 10.9 10.9 10.9 11.0 10.8 10.7 10.8 11.1 11.0 11.1 10.9 10.8 10.8 11.0 11.1 10.7 10.9 10.9 10.8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3. x 4. x2 甲 =1.5、s 甲 =0.975、2 =0.425,乙机床性能好 x 乙 =1. 5、s 乙小爽2 =10.9、s 小爽 =0.02; 2 =10.9、s 小兵 =0.008 ,故选择小兵参加比赛。x小兵教学反思:

花和叶的教案小结篇3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宪法》,认识《宪法》,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培育学生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班会准备:

多媒体课件、法制宣传片,法制宣传手册

班会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时时处处都有法律约束。大家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天吗?对,是每年的12月4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二、认识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三、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青少年应该知道以下几点:

生命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珍爱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同时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既然国家都从法律上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那么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若我们不甚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还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完《宪法》之后,要有国家意识,知道你身为一个中国人,要由民族归属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虽然是小学生,但我们身上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让我们一起为法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花和叶的教案小结篇4

活动目的:

1.认识消防队员,知道他们的工作任务是灭火和预防火灾的发生;了解一些预防火灾的简单知识。

2.知道火灾带来的危害;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玩火。

活动准备:

1.邀请一名消防队员随带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来园。

2.消防车的图片一张。(附图{图})活动过程:

一、认识消防队员。

1.组织幼儿观看"消防队员顶呱呱"专栏,利用照片向幼儿介绍消防队员的工作和训练情况。

2.请幼儿看看来园的消防队员叔叔的装束。

3.请叔叔讲述因小儿玩火酿成火灾的故事以及灭火的经过,教育幼儿不要玩火。

4.请消防队员叔叔演示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5.让幼儿向勇敢的消防队员叔叔献上一朵大红花。

6.轮流戴一戴叔叔的头盔,学一学消防队员的样子。

二、借助图片,认识消防车。

1.消防车与别的车有什么不一样?

2.消防车为什么漆成红色?

3.警报器有什么用?(表示紧急,要求其他车辆让道)请幼儿模仿一下警报器的鸣叫声。

4.车上带了哪些灭火器具?(水带、水枪、灭火器、多级云梯等)都有什么用?

5.让幼儿登上用积木搭建的消防车,体验一下当"消防队员"的感受。

花和叶的教案小结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家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的方法。

3、掌握报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了解火灾现场人员疏散逃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懂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提高防火意识。

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家庭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用火不慎是一大主因。蚊香、烟头等引起的火灾。遗留火种导致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电气火灾占据重要比例。家用电器长时间待机工作。电气线路老化,超负荷运作。农村电网陈旧,安全系数小。留守老人和儿童不懂电气。

其他火灾也需要严加提防。小孩玩火、燃放鞭炮等也是农村火灾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寒暑假时,孩子在家喜欢玩鞭炮,一旦不慎引发火灾,花若不及时发现扑灭的话,会发生物质财产的损失,甚至会伤及孩子的性命。如何预防火灾:

① 、不能随意乱扔火种,小孩不能玩火,家长应妥善放置火柴、打火机等物品,不要让小孩拿来玩耍。

② 、不要在酒后、疲劳时或临睡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③ 、要在规定的区域、时间内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小孩燃放烟花爆竹时应有大人监护。

④ 、外出时、临睡前要熄灭室内外的火种,关闭燃气(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的总阀门。

⑤ 、要保持居室的走道、楼梯畅通,不要随意堆物;不允许以防盗为名,擅自安装铁门封堵楼道通道、安全出口。

⑥ 、不应乱扔乱接电线;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热杯、电取暖器等家用电热器具时,人不能离开;也不要用灯泡取暖或烘烤衣物。

⑦ 、不能用明火(火柴、打火机等)查找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的泄露处,应使用肥皂水涂抹的方法来查漏。

⑧ 、勿在火种处使用按压式喷雾罐,否则易引起燃烧、爆炸,酿成火灾。

⑨ 、夏季使用燃烧型蚊香时,点燃的蚊香不要贴靠在床沿、窗帘等易燃物品处。

⑩ 、家中储存的汽油、煤油不要超过5升,且应使用规定的容器。助动车加油时,应远离明火,也不能吸烟,否则及其危险,可能随时引起燃烧爆炸,导致火灾。

2、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方法。

如何扑灭初起火灾

火灾初起时,一般火势都不会很大,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灭火方法,就能及时扑灭,不让小火酿成大祸。

①、发生火灾后要大声呼喊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并派人去路口迎候消防车。

②、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救。不要盲目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③、扑灭火苗可就地取材,如用灭火器灭火或使用砂土不、毛毯、棉被等简便物品覆盖火焰灭火。

④ 、及时组织人员用脸盆、水桶等传水灭火,或利用楼层内的墙式消火栓出水灭火。

⑤ 、可移动物品着火,可视情将着火物品搬到室外灭火。

⑥ 、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浇油锅中的火,应马上熄掉炉火,迅速用锅盖覆盖灭火。

⑦ 、燃气灶具着火,要设法关闭阀门或用衣物、棉被等浸水后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总阀门。

⑧ 、着火处附近的可燃物要及时搬移到安全的地方。

⑨ 、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应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毛毯、棉被浸湿后覆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同时,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⑩、可充分利用室内设施自救,如:用毛巾塞紧门缝,打开水龙头把水泼在地上降温,躲进放满水的浴缸内等,但千万不可钻到阁楼、床底、大橱内避难。

3、报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报火警的方法:到消防队报警;拨打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使用有线广播报警;大声呼喊报警。

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灾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应注意讲清以下内容。

①、发生火情的商场或宾馆详细地址。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码,靠近何处;周围有何明显建筑或单位;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楼等。

②、什么东西起火(起火物)。如房屋、商店、油库、露天堆场等;尤其要讲清起火物为何物,如液化石油气、汽油、化学试剂、棉花等都应讲清楚,以便消防部门根据情况派出相应的灭火车辆。

③、火势情况。如看见冒烟,看到火光,火势猛烈,有多少房屋着火等。

④、报警人姓名及所用电话的号码。以便消防部门电话联系及时了解火场情况,调集灭火力量,还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⑤、报警后,应由熟悉情况的人到离火场最近的路口迎候消防车或指引通道,提供水源位置等情况,以便迅速灭火。

4、火灾现场人员疏散逃生

a、开门之时,先用手背碰一下门把。如果门把烫手,或门隙有烟冒进来,切勿开门;

b、若门把不烫手,则可打开一道缝以观察可否出去。用脚抵住门下方,防止热气流把门冲开;

c、逃生过程中应低姿前行,用湿毛巾捂口鼻,防止浓烟中毒或高温酌伤;如果烟雾过浓,应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以利用地面处残留的新鲜空气,不要大口喘气,呼吸要细小,千万不要站着在浓烟中走动;

e、不要为穿衣服和取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冒生命危险;

f、如果你的衣服着火了,应立即脱掉或躺下就地打滚。若有人带着火惊慌失措地乱跑,应将其放倒让他滚来滚去,直至火焰熄灭。

g、一旦到达家庭集合地点,要马上清点人数,看看还有谁滞留在屋内。同时,立即拨打火警119电话报警。

5、竞赛活动,增强识记。

抢答题: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判断题: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做游戏: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如: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四、火灾演练,强化意识。

1、在校园放置消防器材,介绍灭火原理。

2、在学校指定位置放火,教师指导学生如何灭火。

3、进行班级起火逃生演练,以此来模拟家庭起火逃生,教师做点评。

4、教室内模拟火灾报警程序,指导学生掌握报警方法。

5、学生代表发言,对防火、灭火、报警、疏散、逃生作总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司机小班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推荐5篇

小班《跳圈》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最新5篇

数高楼中班音乐教案5篇

小班大泡泡小泡泡游戏教案5篇

一二年级劳动教案5篇

小学教案和教学反思5篇

新年真快乐教案5篇

中班幼儿清明节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956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