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教案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以便学生理解和跟随,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燕子的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燕子的教案篇1
【课文原文】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课文解析】
?燕子》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燕子的可爱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要体会并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描写生动、有序表达的方法。
燕子的可爱主要表现在它的外形、飞翔的身姿、休憩的身影。对于其外形,可以通过出示图画或标本,向学生展示其完整形象。凭借教具,联系课文内容,将“剪尾”、“翼尖”这些原文中有的词渗透给学生:在师生对话中,引导学生注意“一身”、“一对”等数量词:然后让学生练习会话,复述燕子的外形特点,增强对燕子的形象感知。对于燕子飞翔的身姿,扣住“斜着身子”、“横掠”、“偶尔沾了一下”等词组,重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中感受燕子的矫健、可爱。教学时不妨让学生以笔代燕,模拟燕子飞行的姿态,帮助学生理解关键的词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燕子可爱的感受。至于休憩的燕子,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意境。
课文第二自然段虽然对小燕子着笔不多,但是美丽的春天正是小燕子的背景图,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这两者的融合,使得春光更加烂漫,燕子愈加可爱。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努力再现课文描绘的春天美景,通过创设优美的情境,引导学生推敲、涵泳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采用“原文比较”、“替换比较”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品鉴能力。如“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一句,可以引入母本中的“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加以比较,品味原文语言的生动性,感受春光的明媚。再如课文中“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一句,可以让学生辨识“赶来”换成“飞来”表达效果的差别,使学生加深对燕子“可爱活泼”的领悟。
通过以上的教学,要让学生建立起对燕子美好形象的`感受,即燕子的美——美在“漂亮伶俐”、美在“可爱活泼”、美在“从容闲散”。
学习了课文之后,要引导学生理顺文章的思路,即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休憩的顺序记叙的。关于这一点,可以结合背诵指导,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表达要条理化的认识。对于作者的情感,除了通过上面的教学感受以外,不妨补充介绍作者原文中的句子,如“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之所在。
【教学反思】
初读课文,感觉第二自然段是个多余的段落,然而仔细地再读一次课文,便会发觉作者的精妙之处:这美丽的春天时,有了小燕子,才更充满了生机。因此,在教学中。重点并不是要感受春天多美,而是了解最后一句“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这一句的内容恰恰安排在课文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中。教学的重点便回到了研读3、4自然段上。
回顾一节课,感受有得有失。
觉得遗憾的是自从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后,学生参与的面虽然广了,互动的空间虽然大了,课堂涉及的面也宽了,整个的效率看似提高了,然而我的教学任务却始终不能按我预设的教学方案执行到底。于是,我在每节课前,我都要精心地考虑我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到底要安排多少时间才能真正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今天在课前,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因素和设计问题的难度,然后决定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教学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第二部分集中学习课文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这样的安排显然是满足班级实际情况的。因为,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明显感觉到四人小组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学习的时间、学生参与率、有效率真正得到了保证;我每设计的问题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讨论和交流中去了,而且通过大堂反馈这一环节,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真正使小组学习走向规范化了。
燕子的教案篇2
1《燕子》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大自然的缤纷现象,燕子教案。欣赏图片,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妙。与学生讨论春天里特有的现象(冰雪融化、柳树发芽、草儿发芽、花儿绽放等,)想到燕子从南方归来,讨论燕子的特点,导入新课。
二、范读 引导1、让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感受春天的气息,了解燕子活动的环境。
2、播放课文范读录音。
3、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图,想象燕子的形象、习性,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三、学习字词
1、让学生初步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划出生字词。
2、与学生讨论这些生字怎样记忆,掌握。分析: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注意和形近字区别。“俏”读“qia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u”不要错读成“fo”。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14个,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字:(略)
3、组织学生进行练字,巩固这些新字词。第二课时一、巩固旧知,深入理解1、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读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范读。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燕子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燕子的色彩、外形、动作和习性,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和燕子的热爱。)
4、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了解,点出文章的大意。写的是在春暖花开、柳丝轻扬的时节从南方赶来的可爱的燕子,描写了燕子的色彩、外形、动作等,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大自然精灵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案《燕子教案》。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找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让他们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写:讲燕子的外形特点。
2、让学生讨论,看看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用简单、生动、形象的几句话勾勒出燕子的颜色和外形。例如:一身羽毛、一对翅膀是对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
3、和学生一起总结燕子的颜色和外形特点,点出描写生动的地方。(乌黑光亮的活泼机灵的理解“凑”的妙处。)三、学习第2自然段1、找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这部分主要描绘了有蒙蒙细雨、有柳丝、有青草、有绿叶、有鲜花的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还有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朗读这部分内容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画,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要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3、把握精彩的词句:我能想象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聚拢的意思,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
四、学习第3自然段1、找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在飞行中燕子的各种姿态。)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飞行的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地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总结:感受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情趣,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
3、“横掠过湖面”的“掠”用的真好,好在哪里?(“掠”是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五、学习第4自然段1、让学生有朗读第4自然段,体会文章描写的画面.并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案。)
2、简单讲解五线谱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色,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了解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爱,以及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3、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了解电线杆和燕子组成的图画,非常想五线谱。通过想象完成的,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与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必然的联系,更好的体现了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
六、本文写作特点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出看到的燕子: 乌黑光亮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
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由进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燕子的教案篇3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出示:外形美春之美飞行美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01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5)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6)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这一节描写了——、——-、——-、——-、——-
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
(三)汇报交流“飞行美”
1、研究“飞行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本节。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2、练习。
出示:在()中,在()中,燕子()在天空里(),唧唧地叫着,有的(),()飞到了();有的(),尾尖()水面,就看到波纹()荡漾开去。
(四)汇报交流“歇息关”
1、研究“歇息美”的小组汇报。
(1)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2、练习。
说话: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
燕子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略读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人们对小燕子的关心,受到关爱生命的教育。
2.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略读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一共有几个角色?主要人物是谁?(田田和韩奶奶)你觉得她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关心燕子的人)从哪些句子或词语能体会出来呢?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的找到呢?(略读,抓重点句、关键词)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体会思想】
二、精读感悟运用略读
1.学生自由读文,围绕“田田”,感悟内心
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的?
预设如下:
(1).“小燕子饿了,燕子妈妈出去找食,什么时候回来呀?”
追问:田田是什么心情?她为什么这么着急?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才能把田田对小燕子的关爱之情表达充分?
(2).“如果谁把它关上,燕子妈妈衔食回来就进不来了,小燕子会饿死的。爷爷,我们想想办法吧。”
追问:田田为了什么事担心得不得了?她的担心有必要吗?她对爷爷说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3).“二楼韩奶奶家离燕子窝近,我们跟韩奶奶说一声,大家共同看着这扇窗户。”
指导朗读:想出办法的田田一定激动不已,读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激动的语气。
(4).田田“抢先说”说明她很着急。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会的略读的方法来抓人物的语言,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指导朗读】
2.自由读文,围绕“韩奶奶”解读文本
学生汇报: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韩奶奶也很关心小燕子一家的?
(1).“韩奶奶正站在门口”可以看出她也十分担心和关心,担心的是窗户被关上,关心的是小燕子被饿坏了。
(2).“有一天窗户关上了,燕子妈妈的叫声跟哭声一样”,
追问:韩奶奶听到后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这样想?这叫什么?(将心比心)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将心比心”的含义。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和语句,挖掘背后隐藏的深厚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教育,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关爱,对待动物也应该有爱心,因为那也是一条生命。】
4如果你是小燕子,听了他们的谈话和想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和教育】
三、回读课文积累背诵
1.是啊,人关心动物,动物也同样会回报人类,我们应该和睦相处,那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好,就让我们重新回到课文,再次感受一下田田他们对小燕子的关爱吧!自由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背下来。
板书设计:
燕子回家的路
小燕子饿坏窗户关上
田田:焦急担心
关心
站在门口
韩奶奶:担心等待
燕子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聚拢、增添、掠过、荡漾、俊俏、凑成、演奏、五线谱、偶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激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3、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方法,并学会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表达上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呀?今天,滕老师给大家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纯色图。你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这幅图中有一些小燕子,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吗?如果能结合整幅图,说上一句话那就更好了。(引导学生围绕要求自由说)
3、揭题。春天就是这样让人着迷,小燕子就是这样惹人喜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4、板题、读题。
①教师范写课题:看仔细,跟老师一起写课题:一间草房的屋檐下,一只小燕子正张着小嘴叽叽喳喳地叫着,一对俊俏的翅膀不停地扇动着,原来是它们衔来点点泥巴在筑巢呢!你看,这是多么勤劳的小燕子啊!让我们一起来跟它打个招呼吧!
②学生学写:“燕”字很特别,上面的一横不能忘,左边的一横不能错。先拿出你的手指划一划,再把它写在田字格的旁边。
③反馈:同桌检查,你认为好的就给他画个笑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一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遇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反馈
①先请学生轻声自由读。
②去掉拼音指名读。
③引导学生利用、做动作理解“聚拢”一词,并学写“聚”字。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是怎样描写燕子的呢?你能找到与它们对应的段落吗?课件出示四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①燕子的外形。
②燕子为春天增色。
③燕子的飞行姿势。
④燕子的停歇。并指名学生读文。
2、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三、深入细读,学习方法。
(一)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都写了小燕子的什么?(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2、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写。
①羽毛、翅膀、尾巴又什么特点呢?
②指导学生把特点所要表达的感情读出来。
③引导学生指导“一身……一对……加上……凑成……”这样的写法,并体会数量词使用的准确性。
④再抓特点的写法:燕子的身体上有爪子、有肚子,为什么不写,而要去写羽毛、翅膀和尾巴呢?
3、在体会写法的同时指导朗读并尝试背诵。
4、仿写。生活中,你也肯定有很多喜欢的动物,让我们也试着这样来写一些吧!(课件出示一些动物图片)
5、汇报交流。
6、小结:同学们都学会了抓住特点写的方法,并且能够有条理、有顺序地把动物的形象描写出来,以后也可以用到习作中去。
(二)第二自然段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这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并自由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进行描写的。把找到的景物划一划。
4、交流:(雨、风、柳、草、叶、花)
5、创设情境引读。在春姑娘的亲吻下,柳树舒展了腰肢,小草也探出了头,绿叶也使劲地生长,花儿更是不甘寂寞,它们你追我赶,都怕错过了这场盛会。它们就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6、它们都可能在争先抢着说些什么呢?
7、通过上面的铺垫,理解“赶集”的意思。这里用上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8、在它们的装扮下,闭上眼,你能看到哪些颜色呢?能用上哪些形容颜色的词呢?课文中用上的是什么词?(光彩夺目)
9、说话训练
小燕子快乐地飞呀飞,见到了柳树,它说:“_____________”,遇上了小草,它说:“_____________”,落在了面前,它说:“_____________”
10、小结:这如诗如画的景色,真是让人心醉啊!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朗读)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欣赏了春天的美丽,感受了小燕子的活泼机灵,下节课我们将会继续去了解燕子的飞行和停歇两个片段。
2、作业:抄写课后生字和本课生词;背诵课文今天的学过的段落。
燕子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
对,它就是燕子。请同学们看图,(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图片)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板书:1.燕子)
2.教师范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
1.读生字组词,注意读准字音。
2.选择正确的读音。
3.组词。
俊( ) 俏( ) 拢( ) 拂( ) 倦( )
峻( ) 悄( ) 笼( ) 佛( ) 卷( )
骏( ) 稍( ) 垄( ) 沸( ) 圈( )
符( ) 谱( ) 沾( ) 添( ) 奏( )
附( ) 普( ) 粘( ) 填( ) 凑( )
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5.说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俊俏 —(俏丽) 聚拢 —(聚集)
生机 —(生气) 掠过 —(拂过)
反义词:
偶尔 —(经常) 增添 —(减少)
俊俏 —(丑陋) 机灵 —(死板)
三、初读课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想一想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它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引入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2.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说说图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
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画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图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在认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小声读书,促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是以燕子为线索进行记叙的,具体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特点和燕子停歇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燕子的。
二、学习第二段。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把主要词语画下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雨 风 柳 草 叶 花)
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体会春天的景色之美。
出示小黑板或在投影上打出这样一段话:“才下过几阵雨。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请同学们将课文上写的和小黑板上的内容相比较,讨论哪句话写得更好。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两句话对比着朗读,促使学生自己分辨。教师也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用教鞭指着小黑板上的雨、风、柳丝、草、叶、花等,提问什么样的雨、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柔柳、什么样的花和草等。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课文写出了这些景物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内容就显得很干巴巴的了。
“雨”前面加上“细”而且是“蒙蒙细雨”,这样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比单纯的“雨”要好得多。其它的景物都可以通过增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丽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比喻句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它们比作像“赶集”一样聚拢来。这样写突出了春天树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满了生机。)
(板书:赶集)
在这百花争艳的季节里,小燕子也赶来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指导学生理解“生趣”一词,很有生气,很有情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很招人喜爱了,现在小燕子又飞来了,使得春天更有生趣,所以说是“增添了生趣”。
(板书:生趣)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学们可以把这段话分成四个层次来背诵: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教师小结第二段: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
三、学习第三段。
认真看书上是怎样写的,然后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飞行的特点。
(快、美)
课文中哪些词写出了燕子是怎样飞行的。
找同学回答,教师抓住重点词板书。
(板书:掠、叫、飞、横掠、沾)
填空,练习背诵,并用彩笔画出哪些词表现了燕子飞得快、飞得美。体会这些自由飞翔的美丽的小燕子为湖光山色增添的情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 )过,唧唧地( )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 )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 )过湖面,尾尖偶尔(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 )开去。
五、学习第四段。
上一段描写了燕子飞行的美,实际上燕子停歇时同样很美。请同学们观察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个情景像什么?(出示相关图片)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为什么说“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这个“落”字用“停”来代替好不好?
(不好。因为“落”字把燕子从高处到低处,伶俐轻巧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板书:落)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把电线描写成“几痕细线”“像五线谱”,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让学生谈对“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蓝天作衬,电线作谱,小燕子是跳动的音符,从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
(板书:几痕 五线谱 音符 赞歌)
齐读第四段,试着背诵。
六、总结全文,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从燕子飞行的美,动态美;写到燕子停歇的美,静态美。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才更美丽,也更有生趣,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板书:动态美 静态美)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板书背诵课文。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感情色彩浓厚。教学时要不断地指导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附:板书设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桥教案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