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范文网 >教学计划

小学跳高课教案5篇

教师还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案,以确保它们始终与学生的需求保持一致,教案的适切性应包括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以确保教学方法的合适性,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跳高课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跳高课教案5篇

小学跳高课教案篇1

为加强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提高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水平,检验教学效果,给学校体育工作及体育教师教学提供有效的意见,并为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检测时提供测评标准。根据区教育局下达的《武昌区小学全学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评价途径:

学校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小学体育学科学生学业水平测评----小学生身体素质

二、评价权重:

学校体育教学常规管理----30%

小学体育学科学生学业水平测评----40%

小学生身体素质----30%

三、评价方法:

1、学校体育教学常规管理采取:(1)查文献资料(学校计划、课程落实、大课间开展及阳光一小时落实、学校群体活动开展相关资料、体育教师备课教案、评价手册等);(2)学生调查问卷

2、小学体育学科学业水平测评:抽水平年级,抽技评测评项目,采取片内循环测评。

3、小学生身体素质:依据全国中小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标准中提出的素质项目进行评价。

四、评价细则及说明:

(一)学校体育教学常规管理(30%)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体现体育教学工作(8分)

查看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能把体育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

2、体育课时及群体体育活动落实情况(10分)

学校总课表体现,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落实两操(眼保健操、广播操);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体育学科教研落实情况(6分)

学校体育教研工作能结合本校特点制定计划,学期末有总结;体育组教研活动有记载。

4、体育教师教案、记分册书写及检查情况(6分)

体育教师教案本中学年、单元及课时计划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时计划体现3分钟的队列队形及素质练习;记分册书写规范;学校定期检查备课情况,学期末检查记分册完成情况。

(二)小学体育学科学生学业水平测评(40%)

根据《小学体育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标准与办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评或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具体测评方法见《小学体育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标准与办法》(40分)

(三)学生身体素质(30%)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下达的《小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测评(30%)

小学体育教研室在每次测评前抽取一个年级,并在《小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中身体素质测试规定项目中抽取两个,全区统一测试年级及项目,由具体负责测评人员到各学校该年级学生名单中抽取男、女生各20人进行测试,并根据《小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中具体的分数表综合评分。(30分)

本标准用于对小学生在体育学科的学业水平达成度进行评价,检查体育教学效果。测评出的成绩占《武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总分的40%。

小学跳高课教案篇2

1、前??

游泳是运动员在水中克服水的阻力的运动,是比速度比耐力比意志的体育项目,是健身强身锻炼的好方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世界各地开展的非常普及。在竞技体育中是属少年项目,其主要是出成绩年龄相对较早,如短距离男18--23岁:女16--21岁:中长距离男16-19岁;女15-17岁;个别运动员甚至更早。因此从娃娃们抓起是当今培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首要条件。

游泳运动员要求身体素质是非常全面的,无论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都很重要的。本文就游泳运动员少年儿童阶段(10-12岁)如何发展力量素质,通过调查访问,结合自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2、研究方法

2.1:访问调查法:访问黑龙江游泳队及哈尔滨市游泳队:专业和业余教练共10人。

2.2:观察法:参观省市专业及业余游泳水训技课二十余次。

2.3:文献资料法:运动训练学(体院教材)

身体训练1400例(胡祖荣偏)

运动员选材学(谢燕群著)

2.4:分析法:汇集调查材料,通过学习体育理论,并结合个人实践进行分析。

3、分析与讨论

3.1:游泳项目特点和形态特征

游泳项目是体能类周期性项目,其动作属单一结构。其特点是在水中逆行运动,要克服水中的阻力,对运动员选材中,包含水感、浮力、平衡能力。其形态要求;身材高大;男一般1.85m以上,女1.75m以上为好,还必需身体匀称、臂长、指间距大而体重相对较轻等特点。

3.2:游泳运动员提高力量素质的重要性:

力量素质是游泳运动员的主要的专项运动素质,因为在水中浮行运动,必须克服水中的阻力才能前浮。因此提高力量素质,尤其是短距离游泳是非常必要的,故在少年儿童阶段抓好其力量素质发展,才有希望培养成为一位高水平游泳选手。

3.3:各年龄阶段(10-12岁)身体素质比例:

年龄 速度 力量 耐力 灵敏层度

10 35% 20% 20% 25%

11 35% 25% 20% 20%

12 30% 30% 25% 15%

3.4:游泳运动员少年儿童训练阶段发展力量素质、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3.4.1:13岁以前的力量素质训练,应以改善肌肉协调性为主要任务,而不是以增大肌肉的体积为出发点。此年龄阶段,应主要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

3.4.2:发展力量素质手段,应多采用克服自身体重方法,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少重静力性练习,因动力练习可使肌肉组织紧张、放松交替进行,能有效的改善肌肉内的协调能力。

3.4.3:在少年儿童时期,应优先发展速度力量,采用手段方法应和游泳项目相近或相似用力顺序手段方法为好,并且在发展速度力量练习时,应以耐力练习作为力量训练手段。

3.4.4:选用手段方法,应根据少年训练特点,一种练习方法,不应重复次数过多,以避免局部负担过重,从而形成过度疲劳或不必要意外受伤,可结合游戏方式有趣味比赛方式进行,效果更佳。

3.4.5:发展力量素质同时,应充分考虑其它运动素质均衡发展,以达到全面身体素质共同提高目的。为攀登高水平打下良好的运动素质基础。

3.4.6:教练员在训练中,应严格要求运动员每做一个练习,做到准确动作规范,并充分考虑器械牢固程度,场地平整和气候环境各种因素,确保训练课顺利完成。

小学跳高课教案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体育教学课时,发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开展业余训练工作,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实施,大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工作要点:

(一)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我校体育教师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观念,教研组将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动员全员参与,制定课改教学计划,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加快我校课改实验的进程。

(二)严格执行体育法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认真上好体育课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意识。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充分意识学生身心发展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和积极的言论去换取全校上下的信任和支持。

(三)加强教研组管理和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常规管理水平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教学组织,也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一流的组风是保证一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体育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在校行政的领导下,加强教研组内部管理,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

2、在教研组内倡导勤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每个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研活动,推进实验,本学期我组教师人人上课改实验课,在实验中得于提炼,得于升华。

4、一丝不苟地做好各种资料工作,不断充实,完善体育资料库。

5、认真开展体育教科研工作,从体育体育教学中的点滴写起,逐步提高教师们的写作水平。

6、高标准的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广、测试、统计工作。

(四)加大学校体育训练力度,全力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这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在抓好普及的基础上,下大力抓提高,才能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将加大课余训练工作的科学管理与训练的力度,结合我校实际,坚持长年训练,向科学训练要成绩,不断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

三、主要活动时间安排:

九月份

1、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落实公开教学教研。

2、制定学校教研计划、完成一年级新生的眼操、课间操的学习任务。

3、组建田径队、男女排球队训练准备参加区运会。

4、全体体育教师组织好学校的课间操和大课间体育活动。

5、组内教师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制定落实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备课。

6、抓好教学常规和每天“三操一活动”的组织训练及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晨跑活动。

7、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制定计划。

8、清理场地,器材造册登记。

9、选拔体育苗子组建运动队,并制定运动训练计划。

十月份

1、组内集体备课,开展校内体育教师人人做课活动。

2、全体体育教师参加国培培训,积极开展冰雪运动知识竞赛和各类比赛。

十一月份

1、开展大课间冬季长跑活动。

2、继续抓好学校的三个队,并写好训练计划。

3、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十二月份

1、进行各年级的体质健康测试上报工作。

2、写好体育工作总结、指导思想,体育资料归档。

3、迎接区冬季长跑比赛。

周次

内容

第一周

制定本组活动计划。

第二周

确立本组教研主题,进行理论学习。

第三周

组内教师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制定落实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备课。

第四周

组内集体备课,开展校内体育教师人人做课活动。

第五周

选拔体育苗子组建运动队,并制定运动训练计划。

第六周

抓好教学常规和每天“三操一活动”的组织训练及安全教育工作。

第七周

教研主题在教学中方法探讨。

第八周

集体备课一节。

第九周

听课走进课堂实践。

第十周

研讨主题实施与总结。

第十一周

全校汇报展示。

第十二周

教师分别进行课堂实施,总结分析得失

第十三周

进一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制定计划。

第十四周

总结体育训练课方式和方法。

第十五周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第十六周

迎接区冬季长跑比赛。

第十七周

写好体育工作总结、指导思想,体育资料归档。

第十八周

清理场地,整理器材造册登记。

小学跳高课教案篇4

一、遵循教育规律,感受实实在在。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队列队形练习和图形跑及“沿线追拍”的游戏。队列队形的练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口令同时,袁老师跑动到队列的各个方位,观察学生的行为情况,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在图形跑的游戏中,老师身先士卒,在队伍最前面带领学生一起,每个学生都积极配合,效果非常的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基本部分共分成三步。

一是过高低竿,

二是过平行竿,

三是过高度不等的平行竿。

这样设置使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快乐有趣中学习跨越式跳高,使全部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动作,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用问题引导课堂走向。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老师在授课中及时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怎样跳身体才避免碰到横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关键,如何才能跳得又高又好……学生通过动体——动脑——实践——体验,主动探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更主动,更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学生玩的高兴,学得开心,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

三、巧妙设置,环节清晰。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练习的激情,但是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源于教师在课前认真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和课堂预设。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的“行云流水”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准备活动的小游戏“沿线追拍”的游戏中,老师安排被追到的学生就可以拿放在旁边的橡皮筋,然后自由组合跳橡皮筋。这段时间,让已经退出游戏的学生能够很快转移学习关注,不会因此停留下来,更妙之处在于,学生取到的橡皮筋就是接下来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练习器具,减少了摆放取材,取收^器木才的时间。真是一石二鸟啊!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的分组看似有点混乱,但是这个组一旦分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直接散开。事实证明,主教材的学习和游戏的进行都是以这次的'分组情况定下来的,没有过多的调集队形,为能够高效练习提供了保障。

四、不同层次学习,体验快乐。

面对跨越式跳高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是严重参差不齐的。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分组选择高度练习环节,应该是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受益的举措。学生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的对于这堂课的一点建议:

一是教师在课堂中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在为学生分组的时候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共计45′。这对于分秒必争的课堂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进行分组前对学生的要求讲的不够仔细。而且分组之后没有为每一组划定区域,只是用口头语言指挥各个小组在老师随意指向的地方进行练习,导致后面的分组轮流练习的时候小组间人员就发生身体的碰撞和摩擦。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场地、^器木才的安排。教师随意性大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纪律性差的一个起因。

二是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手段不是很明显。本节课中学生的问题提出来的非常的到位,之后教师经过了讲解和示范,学生由于小组间的距离并不是均匀,加之本班的人数较多,很多的学生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在接下来长达六分钟的练习中,学生分小组依次练习,但是对于“摆动腿上抬过竿、两腿依次过竿、轻巧落地”的重点不是很清楚,只是顺着小组的大部队前移,一次次去过,怎样改进就不得而知了。这对于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和定型都是有影响。建议先安排分解动作的辅助练习再过渡到完整动作的全过程练习。

袁老师的课堂是快乐的,学生的学习是激情四射的,这样的课堂又有哪个学生给你会不喜欢呢?

小学跳高课教案篇5

教材分析

三~四年级:初步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助跑起跳连贯不停顿。

五~六年级: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节奏清楚,过杆动作协调。助跑节奏逐渐加快,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过杆动作协调,落地平稳。跨越式跳高,从技术角度讲已经落后了,但它的动作简单易学,是小学阶段跳跃教材的主要内容。跨越式跳高3~6年级重复出现,所以三年级教学要求不要太高,应把助跑、起跳作为重点,但儿童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较差,往往起跳力量不足,身体腾起后很快下降,出现压杆现象。因此,在教跳高技术的同时,适当安排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

教师不宜过早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过杆的高度上,以免影响学生掌握基本功,随着动作地掌握,逐渐提出高度上的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跨越式跳高的方法,体会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弹跳力和身体协调性。

学情分析

1、初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做诱导性的辅助练习。如:两腿依次摆过斜放的横杆或皮筋等。(主要目的是体会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

2、原地或跑动跨过不同高度的皮筋。(主要目的是体会两腿依次过杆动作)

3、原地或上步摆腿练习。(主要目的是体会摆动腿带动髋关节向前上方摆动)

4、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后摆动腿的脚尖或头、手触悬挂的球等。(主要目的是体会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动作)

5、学生自由选择助跑方向,做尝试性起跳过杆练习,教师帮助确定起跳腿。

6、3~4步助跑起跳过杆练习。(主要目的是初步体会完整的动作,体验动作感觉)

7、教会学生丈量步点。

8、用5~7步(或双数步)助跑做完整动作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跨越工跳高的方法。

2、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起跳

教学难点:过杠技术

教学内容

(一)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广播操

(1)踢腿运动 8×8

(2)全身运动 8×8

(3)跳跃运动 8×8

(二)基本部分

跨越式跳高

动作:

(1)从侧面助跑,助跑方向与横竿的夹角在45°左右,左(右)脚是有力脚(踏跳脚)从右(左)侧助跑,助跑距离约4—5米,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助跑最后一步要大些,在距离横竿投影约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踏跳,踏跳腿稍屈膝,先以脚跟着地,过渡到全脚掌,再以前脚掌迅速蹬地同时摆动腿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随之上摆上体前倾,使大腿靠近胸部,当摆动腿摆至横竿上时,即稍内旋,踏跳腿完成踏跳动作后,迅速离地方向上摆起两腿相继过竿。

(2)落地时摆动腿先着地,踏跳腿跟着落地,两腿相应做弹性屈膝,缓冲平衡。男女各一组,由队长负责学生纪律。

步骤: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将横杆放成斜坡学生做跨越动作

(3)先将横杆放得低一些,让学生练习原地跳起(踏跳脚站立踏跳点上)和上一步踏跳胡跨越过横杆的动作

要求:

(1)有较明显的用力蹬地腾起胡动作,不是单体胡跨越过竿。

(2)把横竿适当地升高,做做助跑三、五步踏跳跨越过横竿的动作缓慢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 法

1、集合整队

2、放松:广播体操之整理运动

3、总评本课的内容,学习前翻滚

场地器材

1、两块平整的场地

2、跳高架 杆二套

3、垫子二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8篇

安全班会课主题教案推荐7篇

安全班会课主题教案精选6篇

安全班会课主题教案参考7篇

安全班会课主题教案模板7篇

安全班会课主题教案6篇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8篇

教学反思课教案精选8篇

2023幼儿园安全第一课教案7篇

中班开学安全课教案模板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518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