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扮演了指导教学的重要角色,它是为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制定的路线图,教案需要根据教材的更新进行调整,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六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六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学会设置“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效果。
2.情感目标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通过小组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学会设置“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效果。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幻灯片修饰,让我们的作品有了统一的风格,今天来看看怎样让我们的作品动起来。首先请大家看看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操作。
二、讲授新课
(一)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步骤1: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录制声音”命令,打开“录音”对话框。
步骤2:按照提示录制声音。
步骤3:播放幻灯片,检查声音播放效果。
(二)提供机会,学生实践探究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如何插入声音文件,视频文件的插入与声音文件的插入操作基本相同,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插入声音的办法,尝试在幻灯片中插入有关藏羚羊的视频文件。
投影广播任务:四人为一小组,尝试在幻灯片中插入有关藏羚羊的视频文件。(教师随堂检查并指导学生。)
(三)设置幻灯片的“预设动画”效果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做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幻灯片。为了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我们还可以让幻灯片中的内容动起来。幻灯片中的文字和图片等内容,就像一个个小“演员”,而幻灯片就像一个大舞台。“演员”的出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飞”进来,可以“钻”出去,表演完后,还可以“飞”走。这些都是幻灯片的动画效果,也是幻灯片的一大特色。
powerpoint中预先设置了一些常用的基本动画模式,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方便地设置动画效果。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怎样让这些“演员”飞起来。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设置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幻灯片中的图片伴随着“嗖”的一声,“飞入”幻灯片中。是不是很可爱呢?
(四)提供机会,学生动手实践
投影广播任务:根据老师的操作,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操作:
1.尝试使用其他的“预设动画”效果,观察每种动画的特点;
2.给幻灯片中的其他对象设置“预设动画”效果。
教师随堂检查并给予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练习都很认真,体验了“预设动画”,下面老师请大家说说它都有哪些优缺点。
(五)设置幻灯片的“自定义动画”效果
教师演示操作“在幻灯片中设置‘自定义动画’”过程:
三、授课完毕,课程总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
2.学会设置“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效果。
四、课堂作业
1.尝试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各种不同的动画效果;
2.针对文本,还可以设置每个字的动画效果,尝试设置文本的动画效果,让文本按照字的顺序出现。
六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互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通过一些案例,了解这些新技术的作用、优势和价值。
学习重点:
解互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难点:
通过一些案例,了解这些新技术的作用、优势和价值。
学习过程:
一、导入
21世纪是技术与信息高度融合的时期。互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技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并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二、想一想
这些新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优势和价值?
三、学一学
让我们试一试这些新技术,看看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吧!
1、一张照片的奇幻旅行
有一款十分有趣的手机应用软件,它可以让我们的照片从手机中“脱机而生”。我们先用手机对准自己的面部拍照,然后通过软件对照片进行建模转换,将2d照片转换成3d立体图,立体图片可以通过3d打印机进行打印,打印出来的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3d人偶。
2d照片转换成3d人偶,是不是很神奇、很有趣呢。
2、一张报纸的神奇旅行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报纸就不仅仅是可供阅读,还可供观赏。我们用手机摄像头对报纸上的图片进行扫描,与报道相关的视频就会立刻呈现在手机上,我们就可以观看了。报纸变成了“移动电视”,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改变了人们的读报习惯。
3、自动报警的摄像头
安全在创建智能家居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自动报警的摄像头就应运而生了。它不仅能够全面监控家里的`环境,还可以装载人脸识别系统,如果家中出现了摄像头未能识别的面孔,该摄像头会立刻向你发出报警。一般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机观看家中的全部动态,当我们不在家时,就不必为家里的安全问题担心。
三、练一练
我们可以尝试在手机app应用商店中找到一款类似课文介绍的新技术的应用软件,让我们尝试去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这款软件的神奇之处吧!
四、探一探
人类的科学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在不断地研究和创造各种先进技术,并将这些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未来还有更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新科技出现。想一想:这些新技术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还会出现什么新技术呢?
板书设计
32
体验新技术
——了解新技术的价值
照片
2d转换成3d
报纸
移动电视
摄像头
自动报警
六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篇3
课题
第二单元络技术应用初步第一课:生活中的信息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的信息络和络的构成要素;了解因特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因特应用技能。
情感目标体验因特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增强信息利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信息络的含义与络构成要素
教学准备连接外,调试凌波电子教室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学习阅读与思考,初步通过状棋盘感知“络”的含义
二、自主探究 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26-28
探究
(一)生活中的信息络
邮政络
电话络
广播电视络
计算机络
(二)络的组成要素
节点
线路和设备
协议
资源
(三)络的类型
1、按结构分
2、按覆盖的地域分
三、合作学习 释疑解难
1、你认为计算机络能完全取代其他信息络吗?
2、如果整个校园电脑都无法上了,考虑一下是络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四、实践创作 展示
1、在书写信封时,中文书写格式和英文书写格式有什么不同?
2、探索校园的信息系统。
梳理 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本领?
六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information):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
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六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理解下载的作用和意义;掌握文字、图片、文件和网页等各种类型信息的下载方法。
2.通过下载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各类信息的下载方法,培养其正确的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其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
3.增加课堂任务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的巨大的便利,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使用internet。在网络文件的下载和使用中,尊重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习惯。
学习重点:
网页中各类信息的下载方法。
学习难点:
学生正确而有效的在网上获取信息,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有趣的水果表情,进入最后“演技大考验”引出猪猪侠也参加了这项比赛,它提交自己表情和苹果的.合成照片,但是组委会还要求参赛选手提交以下资料:个人基本信息,以word文档形式保存;标准的照片一张;还有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你能帮它将这些信息提交给组委会吗?同学们会如何帮它呢?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下载信息的。
二、新课讲授
1、下载的概念(同学们有过下载信息的经历,能不能自己总结一下什么叫下载?)下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文件,把互联网或其他电子计算机上的信息保存到本地电脑上的一种网络活动。
2、各种类型信息的下载方式因为学生有下载网络信息的经历,他们所欠缺的、缺乏的也就是对信息下载过程及方法的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知,所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信息的下载,让学生自行总结和概括各种类型信息的下载方法。
环节一:学生自主完成下载练习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后面的环节中予以指导和纠正。
环节二: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各类信息的下载方法。
(1)文字下载:选定要下载的文字,然后复制,粘贴注意保存的载体为一些字处理软件,易犯的错误为选中文字并复制后,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贴。可以粘贴在哪些对象中呢?
同学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粘贴到word文档中的文字有时会带一些我们不想要的格式、边框等,有什么办法去掉吗?
方法:我们需要通过执行“编辑”菜单中的“选择性粘贴”将“无格式的文本”放入word文档中。
(2)图片的下载:图片上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图片另存为”选择路径进行保存,最好能重命名。
问学生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可以将图片复制然后粘贴吗?(纠正学生不合理的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复制粘贴这个方法也可以,但是对bmp格式的图片无法实现下载。
(3)下载文件:如果提供了下载功能,直接点击下载,会提示保存;链接指向目标文件的,在链接上右击,选择目标另存为...弹出另存为对话框。以音频文件为例讲述下载方法。在下载链接上“右击”选择“目标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来实现下载。
环节三: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很漂亮的网页,上面的所有元素我们都很喜欢,想把整个网页下载下来该如何操作呢?
(4)保存网页: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出现保存网页的对话框,选择保存路径个类型进行保存。
同学们还有其他的保存方法吗?学生有可能说收藏夹,此处将收藏夹和历史记录的区别搞清楚。收藏夹中保存的是网站的网址;历史记录中保存的是上网浏览的各个页面,若清除历史记录则无法浏览。
环节四:升华同学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网页中的文字、图片或者网页本身不允许下载,相应的命令不可以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些学生给我老师交的作业是直接从网上下载,当成自己的交给老师,这种行为对吗?谈谈自己的观点。
总结:同学们上网要树立版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提高信息鉴别能力,不引用、不传播虚假信息,不进入健康网站。让网络成为我的好助手。
三、练习与总结
我想更加了解你,围绕你的兴趣爱好、你喜欢的东西下载相关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
下载要求:
1.准确搜索相关的文字资料,并以word文档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中;
2.能熟练下载2—4张相关图片;
3.下载1首你最喜欢的歌曲;
4.下载一个你喜欢的网页;
板书设计
网络下载我能行——下载信息
1、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2、下载音乐
3、下载视频
4、下载网络社区平台上的资源
六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篇6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安全工作环境。
能力目标:让学生会整理,备份数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电脑和养成及时备份,整理重要数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备份与整理重要数据。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数据备份与整理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准备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并未整理的文件夹。
一、环境与计算机
师: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电脑呢,虽然有神通广大的本领,但它呢,也有天敌。
1、灰尘:会导致散热不畅,发生死机。(显示器屏幕上的灰尘有专门的东西擦,一般对电脑硬件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士应每过半年)
2、怕水:机箱受潮会导致短路,天气潮湿时要多开开电脑(先讲一下电视机的使用原理)
3、怕热:温度太高会烧坏cpu(先问一下大家电脑的心脏是什么?)所以一般机房里都装有空调。
4、要尽量保持电脑附近的干净整洁,特别是键盘边上要干净,不要在电脑附近吸烟。不要在键盘附近吃东西,不要把喝水的杯子放在键盘附近。
二、整理我的资料:
师:请同学们帮我找出在以123命名的文件夹。
师:是不是找一个文件夹要花费我们很多时间。看来我们有必要整理一下这个文件夹了,有同学会整理吗?
小练习:发给大家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的文件夹,让同学们整理好来。整理好的同学可以玩金山打字通或金山画王。
三、保护我的资料:
师:上节课我在c盘放了一个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里面放了备课资料,可是现在找不到了,原来是上节课某个老师以为没用删掉了,那我怎么办啊。我打开f盘看一下,里面也有一个,原来上节课我在c,f盘都放了一个,这叫什么呢?
师:数据备份,所以我们有重要的文件呢也要备份起来。
六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篇7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
2、培养学生对电脑技巧的探索
3、提高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教学难点:畅想、设计未来的计算机。
3、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
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二)计算机的发展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
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虽然我国计算机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56年我国开始规划电子计算机研制工作;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和北京有线电厂着手进行;1958年8月1日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即djs-1型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共计用了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运算速度为1万次每秒。此后,在我国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计算机事业发展迅速,1964年运算速度为5万次每秒的晶体管计算机正式投入运行;1973年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的150型和665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1983年2月,运算速度为1亿次每秒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由中国国防科学大学在长沙研制成功;1992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亿次每秒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7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0亿次每秒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快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三)未来的电脑
未来的电脑将向多功能、微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甚至可以穿在身上、戴在手腕上,还可以随时与外界联络、通信……
电脑将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讨论:你想像中的未来电脑是什么样的?
(四)课外要求:
通过网络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计算机发展史方面的资料
六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我们的生活都充满了信息。本课要求学生们先搜集一些信息,了解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再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汇总。
教学目标:
1、到社区进行广泛收集信息的实践活动。
2、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汇总。
3、总结归纳3种以上在实践中收集信息的方法。
4、做出自己的社区综合信息介绍。
教学重点: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
做出自己的社区综合信息介绍。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因此课前布置他们进到社区进行信息的搜集(可以去到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可以去到居委会,也可以去到爷爷奶奶的农村等等),将收集到的资料带入课堂,相信会对本课的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教学过程:
一、小问题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我们生活的社区都充满了信息,我们分组去收集一下。
1、你的家住在哪?
2、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丰富多彩,你了解多少呢?
二、小实践
你准备去哪些地方收集呢?
你和组内同学收集的信息应该汇总一下,然后填写下面表格,如果还有些栏目不清楚,就应再去调查或找其他组的同学了解。
社区单位、
设施生产单位生活设施娱乐设施
社区人们
的活动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娱乐活动其他
备注:
三、小活动
为了收集社区综合信息,你都用了哪些方法?
(生生交流,教师反馈。)
除了上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收集等,你还用过哪些办法?请写在下面。
你在收集社区综合信息的'活动中,一定遇到过不少有趣的事,连同社区综合信息,一同在班上(或组内)进行一下交流。
1、班上或组内交流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
2、同学们是如何评价你的?
3、把情况说给爸爸、妈妈听,他们都有什么反应?
4、爸爸、妈妈又是怎样评价你的?
四、小结
相信通过今天这次活动,大家对于如何动手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去!
课后实践:与同学们合作,写一份社区综合信息介绍
教学后记:
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实践的地方比较多,因此在短时间内学生获取的信息不多,致使表格的填写不到位。须要求学生课后加强信息的收集,以便更好的领会本课所要达到的目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