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家长和同事沟通,教案中的活动和任务应该具有灵活性,以便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高中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们的中国梦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的中国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说一段话。
2、过程与方法:自由阅读,课外从网上搜集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诗歌语言进行反复地吟诵;观看相关的图片及影视片断,加强直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复习检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请读课题,要求有深情。
2、课文中有几处写到了题目?(首尾直接写明,中间每一小节的开头都写了一半。)
3、齐读第一节。这一节写了什么?(幅员辽阔)
二、学习第二节。
过渡:第一节从时间差和季节差方面写出了我国幅员辽阔。在这个大面积的国土上,有什么让我们如此热爱呢?
1、指读第二节。思考:这一节中告诉我们,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有什么?(壮丽的山河或具体的内容: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庐山黄山云雾、长江黄河)
2、你最喜欢读哪一个句子?由这个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把这个句子读好?读前老师先让大家看几幅照片。[出示图片]
3、指名读二小节。
有没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一小节的?(如分角色、接口读、表演读……)
齐读第二小节。欣赏央视“请您欣赏”栏目中的有关片断。
4、回顾学习过程。
三、学习第三——第六小节
1、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小节,用刚才的方法学习。
2、自学后全班交流。
重点指导第三、四小节。如有小节没人学习,则简单介绍,指导朗读。
4、齐读第二——六小节。
5、小结:这五个小节,用相同的形式,从山河、特产、文化、精神几个方面介绍了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更加激发了我们热情。
四、学习最后一节。
1、齐读。
2、你认为哪些词要读好?为什么?
3、结尾再一次点明了题目,是不是与第一节有重复的感觉?
(开头只为祖国的辽阔而感叹,现在想到祖国有着无比壮丽的山河、世界闻名的特产、迷人的民族风物、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展望未来将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怎能不激动万分,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五、作业:
1、自选一个内容,出一份手抄小报。
2、自选一个小节,另外搜集材料进行诗歌仿写。
板书设计:1、我们爱你啊,中国
山河无比壮丽
物产闻名世界
“我们爱你,中国”民族风物迷人“我们爱你,中国”
(幅员辽阔)文化古老灿烂(奋发开拓)
民族精神伟大
教后反思:
巧用网络,激活诗歌教学
中国是诗的国度,小学生正是如诗如歌的年龄,学生容易对此产生兴趣。如果能巧用网络环境,把诗歌涉及的情境再现出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一、运用网络,显现情景。诗中对壮丽的山河有几处介绍,学生能亲身到达的了了无几。只有诗中的几个抽象的词语,学生无法体会江山如此多娇。借助网络,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请您欣赏栏目”中,有大量对中国名胜的介绍,拍摄的角度,解说的语句优美生动而且通俗易懂,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欣赏这样的片断,真有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感觉。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艺术与人生。
二、巧妙制作,活用诗歌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特产,无论是地理空间还是时间的跨度都是非常大的,要让学生在短短40分钟内完全领略诗歌的奥妙,感觉人民的伟大,光靠口说是不可能的。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技术整合,让物产、建筑与劳动的情景配合,让杰出的成就和与天地人斗争的画面交相映衬,把时空的跨度缩到最小,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震撼学生的心灵,也能直观地感悟到诗歌跳跃性的表现特点和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
三、拓展内容,激发创作。
诗歌教学,离不开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情感、意境等等进行讲解分析,但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肯定感染不了学生的心灵。我们以课文为基础,拓展了表现的内容,让学生在美丽的画面中模仿写作,表达出心中的激情。
我们的中国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第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老师都会情不自禁唱起这首歌,因为“中国”这个名字,对于所有华夏儿女来说,是多么亲切!在升旗仪式时,同学们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一定无数次默念着它。你的脑际一定也无数次出现它雄鸡状的版图,你一定会联想起许多关于它的辉煌记忆!那时,你的心中是否也涌起了阵阵波澜,想高歌一曲,来赞颂我们伟大的母亲——中国呢?相信你若读了《我们爱你啊,中国》,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2、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3、齐读课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读音。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1)指名说说。
(2)教师引导小结并板书。
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奋发开拓
4、再读课文,思考可以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交流,小结。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并交流: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时空、季节的反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作业设计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我们爱你啊,中国
幅员辽阔
我们的中国梦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透过字里行间体会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从总体入手,感受诗歌的美。
2、抓住重点内容,将诗歌分段。
教具准备:
?我爱你,中国》的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说说你听懂了哪些内容。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我们爱你呀,中国》。你们想知道中国究竟有哪些可爱之处吗?就一起来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初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你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读准字音,认清自行。
(2)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指名分节朗读,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划出重点词语。
(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从诗的内容和形式上来看,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讨论小结:
(全诗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
第一段:(1)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热爱祖国。
第二段:(2-6)我们热爱的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
第三段:(7)祖国令我们骄傲,我们将为她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的意思。
2、思考:这一段是从哪两个角度写祖国的幅员辽阔的?
(时差、温茶、季节差)
“啊,我们爱你啊,中国”这句诗在全文中起??
么作用?
(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由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在写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同桌讨论并汇报。
3、描红、临写。
我们的中国梦教案篇4
这是一个爱的节日,浪漫的话语、火红的玫瑰,绚烂的笑靥,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爱的气息,今天是情人节。
这是一篇爱的颂歌,在情人节的今天,我和我的学生一同分享了这篇《我们爱你啊,中国》。
爱什么?
师:在这首诗歌里,作者饱含激情地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爱祖国什么呢?仔细读读课文,琢磨琢磨每个小节,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意在理清脉络,整体掌握课文。)
生1:我们爱祖国的幅员辽阔。
生2:我们爱祖国的锦绣山河。
生3:我们爱祖国的物产丰富。
生4:我们爱祖国的异域风情。
生5:我们爱祖国的悠久历史。
生6:我们爱祖国的伟大成绩。
?随感:“爱祖国”不是一个标语,更不是一个口号,而应是一种实实在在、挥之不去、深深刻在骨子里的感情。今天,尤其是在充溢了独生子女难教,下一代能否担当民族大任的怨声忧患的今天,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我们该爱什么!】
为什么爱?
“我去过桂林,我来介绍漓江。”
“我也去过,我来介绍象鼻山,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我可是去过蒙古大草原的,我还带来照片了,我可以介绍。”
“宋老师还去过布达拉宫的呢,听宋老师说!”有个“不服气”插嘴道。
“那你们肯定没喝过茅台酒,我就尝过,我来给大家说说这酒的滋味。”
“诗中没有提到故宫、长城,我查找了资料,我来说。”
“知道诗中为什么写‘青松’‘梅花’吗?那是象征着我们勤劳奋斗、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是我爱祖国的原因。”他回答得高亢有力,尤其突出了“民族精神”,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
教室里炸开了锅,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我只好请了几个同学集体汇报,其余的在小组内交流,下课铃声早已响过,可我们似乎都忘记了下课。小朋友们的争先恐后让我很感动,后来他们围在我的身边,颇有感触地喊道:“我们的祖国真是太可爱了!” 【随感:有人说爱不需要理由,但是我想爱我们的祖国却有一千一万个理由,不是吗?正因为这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的理由,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由衷地感到祖国的伟大,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怎么爱?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爱自身的祖国?”我悠悠地看着小朋友们。
教室里鸦雀无声。
“维护祖国的尊严。”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怎么维护呢?爱不是仅仅靠嘴巴说的。”我轻轻地说。
“升国旗时要严肃认真,唱国歌声音要响亮。我以前唱国歌声音很小,我一定改正。”
“要保护钱币,你看虽然硬币很小,面值也不大,可它上面还印有我们的国徽呢!”
“保护环境,如植树造林、保护公物、不随便丢垃圾。”
“遵守交通规则,遵纪守法。”
“节约水、节约粮食。”
?课堂上树起了一片“小森林”!
“好吧!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把这么美的诗歌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学唱这首歌,明天汇报,好不好!”
“好——”笑声、欢呼声交织成一片。
?随感:你有爱的能力吗?你懂得怎样去爱你的国家,爱你的亲人,爱你身边所有美好的一切?原来爱就这么简单,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爱也这么不简单,小朋友们,十年磨一剑,让我们勤奋学习,长大才干报效祖国。爱,是需要能力的。】
我们的中国梦教案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板书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
3、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学生读文,分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4、学习第2~6节的写法。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1、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练习背诵。
2、背诵比赛。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仿照第2至第6节写一到两节。
3、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板书设计: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1、我们爱你啊,中国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我们的中国梦教案篇6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伟岸高洁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
课文解读:
全诗感情充沛,真挚热烈,从祖国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入手,展现了四幅形象鲜明的美丽画卷——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风雪、南国春色,让读者从四幅画面中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神奇。
接着,作者选择奇山秀水——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黄河,用简练传神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富有变化的山水画卷。
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大草原、戈壁滩……丰富的物产、各具风情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风光,让读者心中
升腾起一种自豪之情。
最后作者由祖国悠久的历史,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用饱蘸激情的笔大声歌唱——!
教学过程:
谈话切入:
1、幻灯打出中华民族的版图,老师介绍中国国土面积、东南西北各具特色的地理风貌。
2、播放《配套光盘》中配乐朗诵,导入
新课。
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全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2、小组练读,交流问题,组内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3、小组汇报朗读情况,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
4、全班自由练读全诗。
5、指名读、齐读全诗。
品读体味:
1、“我们爱你——”是全诗的一条情感主线,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
2、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炙热情怀,你有没有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怀?自由交流。
3、再次练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4、进行朗读比赛。
5、老师做总结评价。
拓展探究: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收集祖国之最。(如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长的铁路线等。
2、收集有关赞美祖国的古代、现代诗文,进行朗诵比赛。
我们的中国梦教案篇7
?我们爱你啊,中国》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博大辽阔、美丽富饶以及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透过字里行间体会对祖国的热爱。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从总体入手,感受诗歌的美。
2、抓住重点内容,将诗歌分段。
二、教具准备:
?我爱你,中国》的录音磁带。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说说你听懂了哪些内容。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我们爱你呀,中国》。你们想知道中国究竟有哪些可爱之处吗?就一起来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初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你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读准字音,认清自行。
(2)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指名分节朗读,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划出重点词语。
(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从诗的内容和形式上来看,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讨论小结:
(全诗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
第一段:(1)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热爱祖国。
第二段:(2-6)我们热爱的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
第三段:(7)祖国令我们骄傲,我们将为她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的意思。
2、思考:这一段是从哪两个角度写祖国的幅员辽阔的?
(时差、温茶、季节差)
“啊,我们爱你啊,中国”这句诗在全文中起??
么作用?
(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由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在写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同桌讨论并汇报。
3、描红、临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