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猫教案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猫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矛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孩子透过屋顶上小小的天窗看到和听到的点点滴滴,无尽的遐想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成了孩子们心灵飞翔的窗户。表达了孩童时代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文笔生动流畅、情感真挚,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远。由于写作时间已久远,现代儿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引导质疑、情景创设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同时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针对课文难点,运用演化、发掘策略,通过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自主默读等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其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得到心灵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藉、蝙”等生字,理解“慰藉、恶霸”等词语;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2.让学生通过朗读领悟作者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难点:理解8、9自然段中难懂的句子,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快乐而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学大师矛盾
先生以自身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一篇散文——天窗。(板书课题并播放投影)
看完这个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
(问题预设:什么是天窗?天窗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看来,同学们心中都有许多疑问,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自读课文时播放相关投影)
(设计意图:针对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与课文内容产生碰撞,学会质疑方法的同时,产生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1)对读错的和难理解的字词,老师及时纠正和点拨。
(2)汇报解决问题的相关情况,通过学习,你都解决了哪些问题呢?(预设学生可能的汇报)
4、学习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重点指导读准:“藉”在这里读“jiè,不要读成jí;“宙”是翘舌音,读成zhòu,不读成zòu.重点理解“慰藉”“恶霸”“宇宙”等词语。
5、齐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读后交流、品味文章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品味和体验,给足了学生自读、感悟的余地。)
三、布置作业,巧设悬念
1、熟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2、思考:作者写天窗仅仅是因为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慰藉吗?
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呢?
小学猫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分数大小比较的意义,会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并形成经验;能运用转化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感知通分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中运用,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分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生答)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还记得吗?大家都这么喜欢他们,但是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他们可要向我们发起挑战,敢接受吗?八戒已经等不及了,那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难题?准备练习。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5 20和40 7和9
4和12 10和15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练习略)
如果你做的答案和八戒给出的一样,让我们用掌声表示同意,好吗?有错的同学请立即订正,全对的同学请把本子方桌脚。
二、情景导入和新授
话说唐僧四人这时快到狮驼岭了,在中途休息时,悟空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悟空说:我们从出发到现在走了全程的6/10,再走4/10就到西天了。请你分别比较一下:
走过的路程多还是剩下的多?
花过的钱多还是剩下的钱多?
对于这道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我们看这两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总结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律。(齐读)
悟空为了检查我们学习的效果,还出了几道练习题来考考我们:49/120和47/120 35/86和52/86 8/12和11/12 3/8和3/11
悟空还在题目中设陷阱呀,这个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不同?总结同分子分数大小的规律。(齐读)
请同桌再举几个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例子。
这两个问题很简单就解决了。正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八戒又在睡懒觉,请大家猜一猜,八戒每天是睡觉时间长还是赶路时间长?
出示题目:八戒每天睡觉的时间占全天的1/4,
赶路的时间占全天2/5,比较:睡觉时间长 还是赶路时间长?
看一看这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跟前面的分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又怎样比较大小?请同桌讨论一下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活动)
学生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并请学生讲解方法。
教师重点讲解通分的方法。
之后总结通分概念及方法。
学生学到了什么?
三、练习
抢答:
(1)通分时,只能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2)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3)通分的过程中要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
比一比:话说悟空在五庄观偷摘了一些人参果,八戒吃了其中的9/24,悟空吃了其中的4/8,沙僧吃了其中的1/8,请问谁吃的人参果最多?
活动:比大小
小学猫教案篇3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实物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种分法.
2.能够看一幅图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进一步掌握第二种分东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认真观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第二种分法的的含义.
教学难点
看一幅图列相应的除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拍手4下,问:老师拍了几下?
2.请学生以老师拍的次数为一份,拍出2个4、5个4.
3.教师再次拍5个2后,问:谁听出来了,老师一共拍了多少下?一份是几下?拍了相同的几份?
二、探究新知
1.讲解例6
(1)直接出示例6的图
(2)问: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生:一共有8个苹果;每2个苹果为一份;这道题是要我们求出:一共有8个苹果,每2个苹果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3)要求:按照每2个苹果一份,在书上画一画,再把书上的空格填完.
(4)指名汇报例6
(5)想:(今天学习的知识与上节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只想不回答.
2.讲解例7
(1)出示例7实物图,问: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自己按要求在书上画一画,并把书上的'空格填完.
(3)指名汇报
(4)教师重点讲解: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分成了4份.这时,我们就说:12里面有4个3.
(5)谁能仿照这个例子说一说,例6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例6中,因为有8个苹果,每2个一份,分成了4份.所以还可以说,8里面有4个2.)
3.归纳对比
我们今天学习这两道题与上节课学习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分东西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在一份一份的分;
(2)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都表示总数里包含着几个一份的数.
不同点:
(1)这节课学习的题目比上节课要难了;
(2)上节课时,一份数、份数和总数题目中都是直接给出的,这节课要通过看图先知道一份是几,然后再画一画,才能求出总数里包含着几个一份的数.)
三、巩固发展
1.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数.
124=□
□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12里面有□个4.
2.
__________6里面有□个2.
3.自己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p45、1-4
(1)
表示有□个,每□个表示有□个,每□个
一份,分成了□份.一份,分成了□份.
(2)
84=□105=□
(3)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数.
□里面有□个□□里面有□个□
(4)
6里面有□个312里面有□个□
四、归纳质疑
1.比较今天所学习的知识与上节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上节课与今天学习的知识都是第二种分东西的方法,第二种分东西的方法与第一种分东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第二种分法(二)
小学猫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小学猫教案篇5
教学内容:
简便计算第39页例4练习十第5-10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有中、小括号的运算,在混合式题运算中能自觉地使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
教学重点:
混合运算式题中怎样使用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如果有中、小括号的,要先算(),再算();遇到除法的商除不尽时,一般()。
2、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练)
7.4×1.3-4.68÷0.9
[10-(0.2+16.7×0.7)]×0.01
教师针对性评讲,着重让学生说说脱式时哪一步用约等号,哪一步用等号,为什么?
3、口算:说出下列算式根据什么定律,性质进行简算。
7.5-0.26-1.74+2.50.25×13×4
18-2.7-9.332×0.125
3.5×3+3.5×74.5×20-3.5×20
二、新授
1、谈话引入。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
2、教学例4。
看一看,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试一试,让学生自己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教师指出;这道题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简便计算,但是式子里有两步可以简便,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方法。
看课本第39页的例4,提问:虚线框框里的算式表示什么?
3、做一做第39页
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评讲。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应该随时注意,能简算的自觉简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5题
先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有没有简便算法。
2、练习十第7题
这三道题,主要训练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和使用括号。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集体订正。
3、练习十第8、9、10题
指名分析题目,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四、课堂(略)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6题
板书设计: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学猫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的练习方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
a、课堂常规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学生:
1、集合做到快、静、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
a、热身跑:多种队形跑。
教师:组织生成两路纵队,在前面领跑。
学生: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各种形式跑。
b、绳操练习:
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
教师:
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学生:
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三)、基本部分
a、花样跳绳:
学生7人自由组合在一起,进行合作探究、创新多种跳绳的方法,教师巡回查看、引导。并请学生示范;师生共同评价。
1、合作探究(前摇跳;后摇跳;交叉跳;双飞跳;跑动跳等)。
2、示范(有独特的跳法)。
3、师生评价。
教师:
1、组织学生自由跳绳,方法自创。
2、巡回指导,发现并推广学生的新跳法,语言鼓励学生,必要时给予帮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讲评,并组织学生再练习。
学生:
1、自创绳的新跳法。
2、新跳法的展示,必要时可根据动作命名。
3、通过观摩同学的展示,进行自评、互评,并继续练习。
(四)结束部分
a:游戏:绘图
要求:运用集体智慧,自主创新。
教师:
1、语言导入“绳子除了可以用来跳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用处有很多,接下去我们就尝试着用绳子来拼图”。
2、讲解并示范游戏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新练习,勇于展示自已组的作品。
4、小组间交流,评价。
学生:
1、看示范,听讲解,明确练习的方法。
2、加强小组合作意识。
3、积极比赛,自评、互评。
4、充分放松身心。
b、评价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评本次课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坚持锻炼,发现更多的新方法。
3、回收器材。
学生:
1、集合。
2、进行自我评价。
3、收拾器材。
反思:
本课在《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表演、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活泼多样的形式来指导学生练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自我创新,更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小学生在享受快乐体育的同时,培养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考虑到4年级的学生接触跳绳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他们或多或少能跳出花样来,而且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到了一定水平,他们非常乐于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我在教学中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此来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小学猫教案篇7
优点:
备课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案是实施教学的方案。通过检查发现:我们全体英语教师都能认真,按要求备课。能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一、分析教学对象
学习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即学习者心理上的个别差异,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分析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应与新的课程标准相适应,要使学生能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和爱好,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应使学生掌握好教材内的语言知识,应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训练,并应使学生的这四项技能发展为初步的语言交际的能力。
三、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达,它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评估教学的标准。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内容与目标包括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等。
四、选择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策略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思考、策划和谋略。英语教学策略也可以指教师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教学策略也可以分为教的策略和学的策略,应包括情感策略、管理评价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
五、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条件与学生的实际而定的。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逐步掌握教学的目标。教学单元、课时的划分。能突出重点和难点。
(2)教学结构的设计
从施教系统来说是“准备—形成—发展”;是“呈现—复现—再现”。教学步骤清晰,明了。各环节安排合理,紧凑。
(3)还有教学媒体的设计
缺点:
(1)低年级的作业设计方面层次感较弱,不能全面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2) 还有板书的设计也缺乏灵活性和新颖性。
(3)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创新,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全排活动方面还有待提高。
(4)高段写作作业的设计还需加强。
改进措施
(1)提高教研组活动实效性。
(2)多阅读和研究最新教育教学理论。
(3)多参加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4)组内老师之间多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