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大家都知道,教案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高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高中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2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和宏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3、教学方式:演示,教师讲解、示范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⑴听歌曲:《唱脸谱》
[师]这首歌曲是关于我们的国粹——京剧的。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我国的戏曲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而我国的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了解多少呢?
⑵谈谈对京剧的认识。(学生讨论回答)
2、京剧艺术基础知识
(1)起源: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
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2)角色的分类与脸谱:
“生、旦、净、丑”是什么?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
“生”是男性正面角色。
“旦”是女性正面角色
“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里分别有不同的脸谱。以便学生认识,和区分)
(3)京剧的音乐
声腔:唱腔和伴奏统称声腔。以板式变化为主,又因不同行当形成生腔和旦腔。
念白:“念”指人物吟诵诗句,富有节奏韵律感,音乐性较强;“白”指人物之间的对话。分韵白和京白。
(练习对话片段男:哥哥,哥哥……女:兄弟,你哥哥出去做买卖去了,叫你等他一会儿。男:哦,等他一等。女:是。)
打击乐:通过打击乐器有节奏的击打,掌握全场演出的节奏,人物情绪和唱腔的演唱。
京剧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
曲牌音乐:京剧乐队中的管弦乐器,除担任唱腔的伴奏外,还演奏各种纯乐器曲牌,作为剧中的过场音乐和配合哑剧式的表演,曲牌多从昆曲中借用。
如:“京胡曲牌”“唢呐曲牌”“笛子曲牌”。
做: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看喂鸡片段,让学生模仿)
打:传统武术和跌打技艺的结合(讲述盖叫天事迹)
3、京剧欣赏与学习
欣赏《铡美案》选段
剧情简介:陈世美得中状元,招为驸马后不认前妻秦香莲母子,反差韩琦于土地庙杀害。韩不忍,遂放其逃走后自刎。香莲愤之,拦轿喊冤。包拯出面,良言相劝陈世美,无果。包拯伸张正义,不顾皇亲势大,按律处陈世美以斩刑。
唱词:【西皮导板】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原板】尊一声驸马宫细听端的,可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在朝房与驸马你相过了面皮,我相你眉长眉短有儿女,膀高膀低定有前妻,我劝你相认是正理,(白)驸马,祸到临头悔不及
欣赏此曲,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剧中的脸谱,人物以及音乐。
学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4、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京剧的一些基础知识,并欣赏和学习了京剧的音乐。希望大家能了解我国优秀戏曲文化,并能够热爱这一中国的国粹。下课。
音乐高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激发学生对民间丝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
2、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1、《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2、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方面的音乐知识。
重点和难点
?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比较作品的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丝竹相和》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了解古城苏州。
(1)教师以曾在苏州学习3年的'经历给同学们介绍苏州。
(2)引导学生围绕苏州历史名人、有关名诗、著名景点等方面谈;阅读文字材料。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在古代产生了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藕园、退思园等9座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听苏州评弹片断,感受其优雅、娇嗔之风味。
三、作品鉴赏
(一)《中花六板》
1、聆听乐曲,说说有哪些乐器?
2、教师点评。
江南丝竹。其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双清当板压,扬琴一蓬烟。”
3、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江南丝竹。
流行于上海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通常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铃等。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的较为粗犷。
4、引导学生学说苏州话。
5、复听,结合苏州话的特点,体验音乐风格。
(二)《娱乐升平》
1、简介。
是广东音乐中流行较广的一首,乐曲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乐曲表现了一种清新活泼、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
2、聆听,和江南丝竹比较一下,风格的差异以及所含乐器。
3、学生交流后阅读书本50页第二段文字。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
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高胡、扬琴是主奏乐器。乐曲一般短小精悍。风格多轻快活泼,缠绵,流畅动听。名家有严老烈、丘鹤寿等。
5、观看粤剧片断,感受广东音乐和粤剧的一脉相承的关系。
(三)丝竹鉴赏活动
1、播放4首乐曲,请同学们区分类型。
(1)《三六》 江南丝竹
(2)《旱天雷》 广东音乐
(3)《行街》 江南丝竹
(4)《步步高》 广东音乐
2、讨论,回答类型并说明理由。
四、归纳概括
1、请学生归纳两种丝竹的音乐风格。
2、请学生归纳有关音乐知识。
五、课堂小结
让一名学生谈本课主要收获。
六、课外拓展
收集有关当地丝竹音乐的文字、音响资料,将其记录下来。
教后感
1、为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教师不妨跟大家谈谈苏州的概况,拓展欣赏苏州评弹以及广东的粤剧。
2、要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加深体验,做到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音乐高中教案篇3
一、课题
?赏析惊愕交响曲》
二、教材分析
?惊愕交响曲》是人教版高中音乐欣赏的必修教学内容。是海顿的代表作品,其中以第二乐章最为着名。作品采用变奏曲式。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刹那间乐队用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因此本交响曲对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极其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全体学生参与演奏,培养学生简单乐器的演奏水平及合奏的能力。
(2)通过学生亲自演奏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作品,模仿并实践演奏,完成教学。
(2)发挥特长生的优势,让他们有更多的展示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演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器乐演奏的兴趣。
(2)通过分析演奏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使学生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分段赏析惊愕交响曲
2.通过演奏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意图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视唱、试奏、合奏等音乐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熟悉该曲的主题部分,从而促成“随风潜入曲”的良好效应。
2.“生本课堂243”教学模式的实施。利用导学案媒介,针对学情,灵活处理“前置性补偿--新知探究--形成性检测--后续性补偿”四环节,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生动课堂、生本课题、生成课堂、生长课堂。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教师的问题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见板书设计)
(二)学生分析作品,用乐器演奏作品片段
现有乐器;竖笛、钢琴、小提琴、二胡。
1.主题:全体同学用竖笛演奏。(强弱变化如何处理?注意最后一个音。)
2.分析与演奏四个变奏及尾声:让学生分析作品情绪、演奏乐器及选择现有的乐器进行演奏。
(1)变奏一:再次请学生欣赏片段,听一听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我们可以使用哪种乐器来演奏?作品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海顿为什么用这样的情绪演奏作品?
(2)变奏二:转调为同主音的小调。请同学欣赏片段。
(3)变奏三:
①十六分音符用什么乐器演奏?
②欣赏片段,两个声部分别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我们可以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4)变奏四:
①乐队强奏,弦乐以快速的六连音衬托。欣赏这部分内容,使用什么乐器演奏?
②欣赏后半部分,使用了什么乐器?我们用什么乐器演奏,作品是如何变奏的'?最后的强奏如何处理?
(5)尾声:
作者如何处理情绪?为什么?我们怎样演奏?
3.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整地演奏作品。注意各段的连接及不同乐器的进入。
(三)小结变奏曲式并欣赏其他变奏曲式的作品片段
通过演奏作品,请学生说说什么是变奏曲式?请学生再欣赏两首变奏曲式的作品片段,进一步体会变奏曲式。(《小星星变奏曲》、《少女的祈祷》)
(四)总结
通过演奏作品,同学们不仅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变奏曲式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活动】
l.学生分析作品情绪、演奏乐器及选择现有的乐器进行演奏。
2.变奏一:完全保持了主题结构,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衬托。主题可以用竖笛演奏,人数可以减半,(反复时换另一半),可用弦乐奏十六分音符,可选择小题琴或二胡。学生分析作品的情绪,“惊愕”之后的愉悦。
3.变奏二:弹钢琴的同学为我们演奏a部分。(b部分略)
4.变奏三:十六分音符可以用竖笛演奏。由双簧管和小提琴奏出两个声部的旋律。可以使用长笛和小提琴演奏。这部分运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所有乐器一起强奏,钢琴演奏六连音衬托。学生全体演奏。
作品用弦乐演奏,可以用二胡和小提琴。加入了许多变化节奏,丰富作品。部分学生演奏,其他学生聆听。强奏时所有竖笛加入,一起演奏。
5.尾声:情绪有些压抑,暗淡。因为“惊愕”过后一切都不会改变。竖笛演奏人数减半,弱收。全体学生完整演奏作品。(学生总结变奏曲式。)
变奏曲式:先奏出一个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而得到多方面的发挥。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
?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合理。通过学生分析作品,并通过选择身边熟悉的乐器亲自演奏作品,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变奏曲式,使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兴趣。
音乐高中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梅兰芳大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他精湛的表演艺术风采,体验、比较、南梆子和四平调两种唱腔音乐在表现人物情绪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二)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感受中国国粹—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和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他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三)跟录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海岛冰轮初转腾》选段的片断,实践体验京剧唱腔独特的韵味。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京剧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并在学唱中体验感受京剧国粹的音乐风格,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
难点: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一段由四大名旦表演的录像片段进行导入。
(二)简介京剧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四)欣赏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
1.欣赏作品
2.简介作品的剧情
3.介绍南梆子及四平调的.特点
4.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这两首作品。
(五)欣赏李玉刚和梅兰芳在表演上的不同风格。
说说你对两个唱段的音乐情绪的感受与理解,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教材资源:教材配套课件中第四单元第八节中的全部资源与第九节中《京剧的行当》部分资源。
(二)录像资源:四大名旦的表演录像片段,梅兰芳表演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录像片段,李玉刚的录像片段。
(三)教师资源,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学唱。
(四)学生资源,发挥喜爱京剧艺术学生的特长,在课上充分展示其才华。
(五)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以聆听、学唱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学习了解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京剧国粹的兴趣和情感。
(二)辅助视频资料的播放,在视觉感官上引导学生理解京剧的综合表演艺术的特征,使审美情感得到升华。
(三)引导、提示学生课外到剧院欣赏京剧艺术,身临其境感受其京剧舞台艺术的独特的魅力。
音乐高中教案篇5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二)在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三)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二、重点、难点:
重点:《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艺术表现力的发掘,音乐旋律、情绪、声部层次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指导读谱,聆听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及黄自在中国音乐史的地位及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以聆听、鉴赏《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为重点曲目,《玫瑰三愿》《山在虚无缥渺间》《花非花》为拓展曲目。
(二)以赏析《渔阳鼙鼓动地来》为重点,向学生介绍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清唱剧”。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教参、课件资料,教师组织好要精讲、聆听、观赏的教学资料。
(二)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黄自、萧友梅的资料,查阅其主要作品的资料及贡献。
(三)学生注意听赏mp3资料《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体会作品的.基本情绪,并阅读课本相应介绍。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教学方法:(针对教师)
1、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从作品内容、音乐要素等方面探究作品艺术表现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充分利用对比法、归纳法与前一课作品进行比照。
3、指导学生去梳理近代音乐发展脉络,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性。
(二)学生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努力通过赏析,去归纳、梳理近代音乐发展脉络,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性。
2、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充分利用课本资源、音像资源,在感知、理解得基础上,努力提出有深刻思考性的问题。
3、努力用演唱、读谱、分析作品深刻体会作品的音乐表现。
六、教学过程:
略
七、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够相对独立完成本节“拓展与研究”相应内容。
2、能够有一定表现地歌唱《问》,初步学会读合唱谱欣赏合唱。
音乐高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感受说唱结合形式的歌曲结构。
2.初步学唱歌曲《数高楼》,体验理解与学唱歌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ppt、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看看玩玩:弟弟妹妹来运动
师:看,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在干什么?
我们也来跟他们一起玩一玩吧!(跟着音乐游戏。)
弟弟妹妹们在草地上玩的时候,唱了首好听的歌,刚刚你听到我唱了吗?我唱了两句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说说唱唱:弟弟妹妹数高楼
师:看看,这位小妹妹发现了什么?房子有几层里面会住着谁呢?
我们把好朋友叫过来一起去看看?谁会把草地上好朋友叫过来?
请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来数高楼。(教师示范歌唱)
带领幼儿一同歌唱。
师:好朋友都来了,我们去看看房子里到底住着谁?
启发联想。总结:一层楼,住着谁?一只小猫喵。
听听声音。总结:二层楼,住着谁?两只小狗汪!汪!。
看看图形。总结三层楼,住着谁?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谜语。总结:四层楼,住着谁?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数数念念。总结:五层楼,住着谁?五只小鸡,叽叽叽叽叽。
完整练习a歌唱与b说唱。
三、走走逛逛:弟弟妹妹看高楼建筑
我们的上海也有很多的高楼,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以后我们也来把这些高楼编到歌词里面去唱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次音乐活动,歌曲节奏欢快,歌词朗朗上口,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避免音乐教学中单一传授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幼儿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活动中,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
首先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唤起的音乐表象越丰富,越具体,越准确,那么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也就越深刻。然后再围绕歌词内容提问,便于孩子熟悉记忆数高楼整首歌词,重点放在数高楼的节奏上,一层二层楼也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为了让孩子们边唱边体验节奏的变化,我提出了:念白时用手来表示变化,想通过手部的`节奏动作烘托气氛,一开始,幼儿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是几遍下来,就能够非常准确的表现节奏了。
由于歌曲旋律的欢快跳跃,歌词内容适宜表演,孩子们情不自禁的随着音乐舞动起来了,为了让他们体验歌曲表现数高楼的乐趣,我请孩子们自由创编,利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创编和表现的能力。
孩子们讲自己创编的动作组合起来,大家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快乐。这次的活动场面虽然比较混乱,但是幼儿的兴趣都很高。希望下次活动,能够更好的抓住幼儿的心里特点,适时的引导幼儿情绪的发挥!
音乐高中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音符,大胆参与音乐“组合游戏”,体验小音符带来的乐 趣,感受音乐创造的魅力;
2、从动画片入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思路:
新生入学,对初中音乐还很陌生,用动画片来进行第一课教学,可以说是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这样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熟悉的音符用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以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更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的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及学习兴趣的激发
教学难点:
音符的自由组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在音乐中进入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二、感受与探索
1、教师提问:大家喜欢听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听过的故事名,或者说一说你最难忘的一个故事。
(用故事导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2、“七个小矮人”大家听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和他们一起做做小游戏。(出示:七个小矮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七个音符)
3、游戏:七个小矮人找朋友
要求:找出七个学生,一人一个名字,然后自己组合,站在一起后学生试唱,教师可弹琴伴奏。
4、学生自由探索,感受音乐。
5、学习新歌《地厚天高》
教材选取于大型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学生早已十分熟悉,再一次出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会给学生一种想不到的喜悦。
6、采用试唱法和听唱法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学歌曲。
三、展示与表现
1、将学生分组,各小组推选有音乐特长的学生。
2、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
4、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小组与个别同学进行评价。
(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只指导学生如何评价,不作结论性的评价,但都要充分给予肯定)
四、教师小结,下课。
音乐高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用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我是人》
2.用其他物品替换歌词中的问句并唱出来。
3.增强自信的自我体验。
活动准备:
与歌词有关的物品及其他物品若干件。
活动过程:
1.以外星人来到地球的故事情节导入活动。
(1)外星人来到了地球,碰到了娃娃,于是外星人问娃娃你是xx?,娃娃回答我不是。娃娃最后回答外星人说我是人,你知道吗?
(2)外星人问错了,娃娃是怎么回答外星人的呢?(我不是)
2.用语言我不是,表达自己不同于周围物品。
(1)教师结合歌词内容提问,幼儿及时回答我不是!
外星人不知道她是谁,我们小朋友知道吗?外星人来考考小朋友了。
(2)坚定地告诉对方:我是人,你知道吗?
(3)你到底是谁?娃娃是怎么对外星人说的?(我是人,你知道吗?)你也可以怎么回答它呢?(我是人,你知道吗?)
3.用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1)教师边出示与歌词相对应的物品,边唱问句,幼儿边唱边回答我不是!
外星人还要和小朋友做游戏,它问:你是xx?
(2)幼儿边看教师出示的物品边唱问句,教师边唱边回答我不是!
小朋友们和外星人玩了这么久,肯定把外星人的本领给学会了对不对?你们来考考它吧(老师扮外星人)
(3)把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问句,一部分唱答句。
外星人想请这边的.小朋友帮帮它。
4.用其他物品替换歌词中的问句。你还想考考外星人什么?
5.结束活动。外星人说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再见。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带有拟人化的歌曲,幼儿学起来觉得很有趣,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歌曲,还进行了歌词创编,想象了好多物体编到了歌曲里,就因为是自己编的歌词,唱起来特别有劲。总的来说这次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个个都很兴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走路音乐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