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向他人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增进理解,大家在写作文时,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湖北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湖北作文篇1
原野中白雪皑皑,雪早已停了,天也快黑了,家家户户都已新桃换了旧符——过年了。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不为别的,因为只有在那天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放烟花,也只有春节,我们一大家老老少少才会聚在一起。大人们喝酒聊天,谈论这一年的大事小事,我们小孩子很快地吃一些喝一些之后,便玩得不亦乐乎,追着,笑着,叫着。在大人们的腿边,桌子边转来转去,这时,大人们便会说,“吵死了,都出去闹去。”我们便笑着一阵风似的跑出去,放烟火、打雪仗。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放烟花的情景。
那时我胆子特小,可还特别想玩。我拿着打火机,慢慢弯下腰,小心翼翼地靠近烟花的引线,紧张地几次都没打着火,我的一个哥哥在边上直说,“让我来”,我又怕又不舍,拿着烟花的姐姐也说“别急别急”,我又一次摁动打火机,急忙靠近导线后,转身就跑,还差点滑倒,周围哥哥姐姐们哈哈大笑,我再回头一看,根本没点着。我红着脸,又气又恼地跑回去,对着导线使劲摁下打火机,“吱吱”火花欢快地叫着,点着了!姐姐把烟花塞到我手里,我赶紧把烟花举向空中,兴奋的手心直冒汗。不一会,就感觉手中的烟花棒抖动了一下,噗地一声,一个火星飞向空中,哗啦啦,在空中变成一个漂亮的花球,我们都叫了起来,噗地一声,又一个飞向空中。大家都点燃了手中的烟花,比赛着谁的烟花飞得高,谁的烟花更好看,欢声笑语伴着劈啪啪的烟花声响彻整个院子。
过年,自然不仅只放烟花,我会为吃到包有橘子的饺子而兴奋不已;为除夕夜的压岁红包眉开眼笑;为那天的春节晚会夜不能寐……
花开了几载,树木绿了几春,时隔多年,又是春节,街上人潮涌涌,热闹依旧,但是我的春节却因老家的'拆迁而冷清了许多。大哥哥大姐姐们有的已结婚,忙着春节拜年,年岁相仿的小伙伴也因住得远而很难聚在一起。往年贴春联是一家贴完再贴另一家,几个小孩大年三十吃过午饭要热热闹闹忙一个下午,现在贴春联成了我的独角戏。烟花也还放,只是好像少了许多的激情,不知不觉中,年味淡了。
走在人潮中,感受春节的脚步,有的匆忙,那是在置办年货;有的悠闲,那是万事俱备,只等新年的钟声敲响。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爸爸,快看,烟花,我要烟花!”我哑然一笑,小朋友雀跃的身影在我眼前飞舞,仿佛年少的我。我细看周围,每个人的脸上的喜悦、欢愉是那么的真切。年,何成有变?想到这,我的心头一热,加快了脚步,今年的春联还没贴呢。
2024年湖北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十堰市巍峨的武当山脚下,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地方。
说十堰历史悠久,一点儿也不过分。早在新石器时代十堰就有活动的踪迹,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秦楚、必争之地。在历史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和想象到恢弘的历史场面。
说十堰物产丰富,一点儿也不过分。十堰气候怡人,一年四季风调雨顺,适合农作物、水果、养殖业的生产。十堰丹江口,素有“柑橘之乡”的美称,盛产的柑橘色鲜味美;郧县安阳的西瓜瓜皮薄、口感好;十堰丹江口的鱼,全国闻名遐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十堰人杰地灵,一点也不过分。这片土地孕育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华儿女。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杨献珍爷爷,就是我们十堰郧阳人。在阴暗的革命时期,为了中国的解放,奋不顾身地战斗在革命前线。郧西女教师胡安梅,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那些渴望知识的山村孩子。她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深山,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山区孩子奋发向上。也正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的十堰人,我的家乡才变的如此美丽。
现在的十堰是一座因车面建、因车而兴、因车而兴的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在这片“百里车城”土地上,还有闻名全世界的风景区——武当山风景区。来过武当山的客人,都会对我们祖先的智慧发出由衷的敬佩。汉江流域的汉水河,就像一条白色的丝带,绕在十堰的脖子上,为十堰增添了几分秀丽。
十堰山美、水美、物美、人美。十堰的美数也数不清,家乡的歌唱也唱不完。因为我是十堰人,我爱自己的家乡,所以我深感自豪荣幸!
2024年湖北作文篇3
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遇见很多阻碍,但总有那么几次,让人许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忘不了面对它时的无力,忘不了突破它后的高兴。其实很多时候,突破,就是打败自己。
那是我初中阶段的比较后一次春游。天还没亮,我们就踏上了旅途。带着喜悦的心情,伴随着明媚的阳光,与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一起出发,去完成我们的比较后一次集体活动。
“哇,它足足有50米高啊!”伴着一声惊叹,我看见了一条直入云霄的轨道,“轨道,接近90度的倾斜角。哎,我们去玩这个吧!”我比较要好的朋友指着牌子上对轨道的介绍,兴奋地对我说。
“啊……这个……”只是想象着自己站在50米的高空处,我的双腿就止不住地微微颤抖,连声音也跟着颤抖起来。可看到朋友那兴奋的眼神,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那等我们拐回来的时候再玩?”朋友一口答应下来。
可这终究是权宜之计,没过多久我们就又回到了轨道旁。
朋友手舞足蹈地奔向楼梯,我跟在他的身后,每上一层,我的心跳就会加速几分,手心的汗也越来越多。朋友看出了我的紧张,故作轻松地跟我探讨:“在50米高的地方坐过山车,顺着轨道滑下来,那种感觉一定很酸爽吧。”我听了这句话,吓得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台阶上。
“要不咱回去吧。”朋友看出我着实害怕,轻声对我说。
我心中也打起了退堂鼓。可是错过了这次,就很难有这种机会了,特别是这是比较后一次旅行,我不想留下遗憾。想到这,我的双腿似乎恢复了些许力量,继续往上走去。
当我真正站在50米的高空时,那种从灵魂深处涌现的恐惧,布满了我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我盯着那条可怕的轨道出神,却也努力为自己打气:每个人都要做些自己本不敢做的事情,这样一生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我握了握拳,心中的恐惧已少了几分。
随着过山车归位,我也下定决心,虽然我仍旧害怕,双腿仍旧在抖动,可我还是坐上了这列超越自己的列车。
那天晚上回到家,班级微信群上聊得比较多的就是那个50米高的过山车,我和他们讨论得津津有味,不是因为它刺激,而是因为我在那个50米高的平台上,超越了自己。
很多时候,比较大的阻碍不是眼前的挑战或困难,而是心中那个退缩的自己,超越自己,方能突破。
2024年湖北作文篇4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饭,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饭,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在孝感,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2024年湖北作文篇5
家乡湖北的春节就是和我们深圳的春节不一样。春节大多数都是从小年二十三就开始了。“二十三,送灯盏;二十四,剔鱼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猪肉;二十七,除脏迹;二十八,福鸡鸭;二十九,家家有”这说的便是湖北过年要做的那些事儿。
虽然,我回老家湖北过年只是那一次,可以说是一个什么新鲜的事情。但是,就是那一次家乡过年的气氛,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二十三,送盏灯就是指送劳苦功高的灶王爷,当地人是说灶王爷也要回天庭和家人团聚,看来呀这过年连神仙也是不能免俗。所以就叫做送盏灯。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是春节里最忙碌的一天。按民间的说法:是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着“除陈布新”的涵义,其中索用意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都随着灰尘扫出门。大家更忙了!我也帮忙开始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和花园;掸拂尘垢蜘蛛网。到处都洋溢着欢喜迎新春的喜悦之情。
除夕之夜。一出门,香味扑鼻,处处都洋溢的新年的气氛。一家人都围聚在一座上,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和所见所闻,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享受着一家团圆的乐趣。烟花、鞭炮声毫不断绝,不给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午夜12点,大家一起数着一年中最后的几秒,匆匆度过。那一刹,天空顿时明亮了许多,烟花在空中一朵朵的绽放着,鞭炮在一旁当附衬,衬托出了那份只属于新年的热闹。
初一,一早就有着很多街坊邻居来到家中,要跟姑姑一起去各个邻居家、朋友家,挨个拜年。
到了初八,舞龙队舞狮队等业余文艺便开始浓妆淡抹粉墨登场。习惯于城市繁忙劳累的生活男女老少们就趁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来观赏国粹精华。小伙们举着龙灯在狮子头上拥着狮子走遍街道,把春节的喜气洋洋带便那里的每一个角落。上窜下跳,前滚后翻,在我们的面前那是耍尽了他们那十八般武艺。
没一会功夫,就要回到城市,春节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就结束了。家乡,虽没有深圳如此发达。但,那里有着深圳没有的东西。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