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范文网 >教学计划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8篇

教案在完成的时候,大家务必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有了教案的制定,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8篇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

2.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读对话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3.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4.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2,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略得当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

1.播放微视频,引出小说背景。

2.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二、字词教学,了解环境

1.出示字词,读准字词,引导学生从词语内容和形式上发现规律。

2.情境朗读,了解环境。

三、梳理情节,初识形象

1.快速默读第6—19自然段,思考:八儿想吃腊八粥却吃不到,他是怎么办的?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小说情节。

3.根据板书,串联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4.小结:这篇小说就是用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刚才,我们读了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梳理出的情节就是小说的情节。

5.交流: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八儿?

四、品读语言,丰盈形象

1.聚焦情节中八儿的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变化。

2.品读短句。

(1)齐读,思考:本句中哪个字最精彩?

(2)对比朗读,从“那”字,你感受到什么?

(3)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感知八儿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一个“那”字,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刚才,我们抓住了八儿的语言,品读“那”这个关键词,揣摩了八儿的心理,从而让八儿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丰满。

3.品读长句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填一填:八儿每次是怎么分的,有什么变化?

写一写: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并想想理由(填在磁卡上,一张磁卡写一个词)。一定要填在磁卡上。

温馨提示:四人小组,一人主持,其他三人一人汇报一处。

(3)小组汇报。

(4)小结:刚才,我们读了八儿这处长的语言,从分粥的变化中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他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更加丰盈。

(5)串读三次分粥的句子,读出变化。

4.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八儿的语言,关注了关键词句,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八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沈从文不愧为语言大师,在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时,每个词语,每句话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展现人物不同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梳理环境中的情节,品读八儿的语言,揣摩他的心理,看到了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八儿心里隐藏的语言和那锅不断叹气的粥,这又藏着什么奥秘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揭秘。

第二课时

?导入】

一、谈话导入,回顾课文内容评论

1.谈话导入。

2.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什么事?

?讲授】

二、品读课文评论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明确任务:课文是如何写八儿嘴馋的?

3.读文探究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八儿特点的句子,作批注。

2)小组交流

4.集体汇报

1)描写动作的句子。

2)描写语言的句子。

3)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5.小结:全文围绕“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画。表现了一家的其乐融融。

?活动】

三、指导朗读评论

1.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组织朗读比赛,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作业】

四、作业评论

1.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2.查找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北京的春节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 掺和(chān huo)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 间 风 俗 习 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到

腊月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续表

时 间 风 俗 习 惯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元旦

(旧时指农历

正月初一) 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

正月初六 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节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元宵节。这样写的好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文章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重点关注“京味儿”语言。)

五、课堂小结。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热闹而又喜庆的老北京的春节,好不好?

二、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深入读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一)腊八:

课件展示句子,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用词的简洁和巧妙。

①“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农业展览会。”

从“家家都”可以看出人们对节日习俗的重视。

“农业展览会”是说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种类很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一样。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

②“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翡翠”写出了蒜瓣的颜色,“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腊月二十三:

1.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人们在腊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动。(放鞭炮,吃糖)

2.说一说腊月二十三为什么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过年的味道)

(三)除夕:

1.指名读第7自然段,说说除夕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热闹)

2.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除夕真热闹”?

①人们的活动。

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等活动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祈盼父母长寿。

②味、色、声的描写。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味道到色彩到声音对除夕这一天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无不体现出除夕的热闹,也让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观察的细腻。

3.除夕这一天,你以前是怎么过的呢?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吧!让学生自由发言。

4.指导朗读:想象一下文章中描绘的热闹场面,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一段。

(四)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

1.指名读第8自然段,理解“截然不同”的意思。(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说一说“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与“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之处。

课件演示:“铺户……全城都在休息。”

3.这样的“截然不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悠闲)

4.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人们的悠闲自在?

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小贩们。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或走亲访友,或逛庙会……都是那么快乐轻松自在。

5.指导朗读:读出轻松自在的感觉。

(五)元宵节:

1.元宵节的特点是什么?(处处张灯结彩,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2.哪些内容描写了元宵节的灯?这些灯有什么特点?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说说元宵节上还有什么灯,并写一写。

4.作者用这么多的笔墨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其用意何在?(突出元宵节的热闹)

5.朗读这一部分,读出元宵节的热闹。

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的写作特点,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对比阅读链接,体会文章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北京春节的方法,对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语言通俗直白,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素白中流露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顺序井然。舒乙的《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祭灶、吃春饼等风俗习惯,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斯妤的《除夕》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露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联系生活,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北京的春节

腊八 忙碌 详略得当

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春节习俗,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腊八粥

1.会写“腊、粥”等15个字,会写“糊涂、搅和”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3.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腊八那天会吃的食物——腊八粥。民间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说明在腊月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在你的心目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着沈从文一起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4.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唾沫(tuò mo) 孥孥(nú nú)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腻、 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2.通读课文,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3.说一说哪一部分写得详细。(等粥)哪一部分写得简略?(吃粥)

4.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小组内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儿天真、可爱、嘴馋,腊八粥香甜诱人、惹人喜爱。)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文章——《腊八粥》(师生齐读)。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一幅细腻独特的腊八风俗画。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品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我们在上节课也曾经提到过关于腊八粥的句子,回忆一下。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腊八粥吃起来一定如何?(美味可口)

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美味的呢?(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煮的状态,还有腊八粥的香气。)

3.写腊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状态除了能够衬托腊八粥的香甜可口,还有什么作用?(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二)品读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那么多人都喜爱腊八粥,八儿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么面对这样的一锅粥,八儿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读第2~8自然段,画出描写八儿的语句,体会一下八儿的心理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①“喜得快要发疯”:心理描写,略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的兴奋。“眼睛可急红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

②从八儿的心理、神态、语言中能感受到八儿有什么特点?(天真、可爱、颇有童趣)

(三)品读第三、四部分(第9~19自然段)。

1.朗读第9~13自然段,从八儿与妈妈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八儿的'心理和人物特点是怎样的呢?

(八儿急切地想要吃到腊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腊八粥淡淡的烟气后,开始猜想锅内的情景;但是同时也没有只想着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八儿不但天真可爱,而且也孝顺体贴。)

2.从妈妈对八儿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妈妈是非常疼爱八儿的。)

3.从这段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八儿与妈妈之间浓厚温馨的亲情。

4.一位同学朗读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八儿猜想的腊八粥是怎样的呢?画出相关句子并进行品析。

①“饭豆……肿胀了吧”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想象中豆子发胀饱满的状态。

②栗子、花生仁煮得软糯稀烂。

③哪个词可以形容八儿想象中的腊八粥?(妙极了)

④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为八儿实际看到腊八粥做铺垫。)

⑤写出八儿怎样的心理?(憧憬、渴望的心理)

5.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以后,他终于看到了腊八粥的庐山真面目了。妈妈煮的粥究竟是怎样的呢?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齐读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①栗子跌进锅,饭豆煮得肿胀,花生仁儿脱了红外套,锅巴围了锅边成一圈儿,粥的颜色是深褐。

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内各种东西的状态。

6.你觉得当八儿看到这锅粥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①“他惊异得喊起来了”——感到惊讶。

②“怎么,黑的!”——有点嫌弃,觉得腊八粥很脏。

7.看到八儿有这样的反应时,妈妈是如何表现的?(“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从妈妈的行为中你能感受什么?(妈妈对八儿的疼爱。)

教师小结: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儿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惊讶—嫌弃)

(四)品读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

最后八儿终于喝到了腊八粥。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喝腊八粥的呢?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靠着”、“斜立”、筷子“摆”成十字,动作描写。

②“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外貌描写,写出了八儿喝饱了以后满足的样子。

③“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八儿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满足,通过对人们喝完腊八粥后状态的描写,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虽然文章的标题是《腊八粥》,但读完全文后,我们发现文章详写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腊八粥,而喝腊八粥则略写。为什么?

(通过写熬制腊八粥的过程,表现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

2.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不是写腊八粥的美味,而是通过描绘这个生活场景体现普通百姓对生活和家庭的热爱。

3.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仿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腊八粥

孩子天真可爱

教学时重在通过对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体会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喝腊八粥的馋样。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悟,充分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重点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准备建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沈从文《腊八粥》的全文,仔细阅读,对小说全文的大概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腊八粥沈从文 主人公:“八儿”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亲见时的惊讶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

二、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预习,解决文字障碍。

(一)生字:

秒:秒表、秒针

怜:怜爱、怜惜、怜悯、可怜

拨:拨号、拨弄、拨打

拒:拒绝、拒捕、拒谏饰非

怖:恐怖、阴森可怖

(二)正音字:

琴弦(xián)清脆(cuì)

立即(jí)玻璃(li)

蝉(chán)

(三)多音字:

转:zhuǎn(转弯)zhuàn(转动)

蒙:mēng(蒙蒙亮)méng(蒙蔽)

(四)近(反)义词:

立即--马上呈现--显现

增加--减少拒绝--接受

(五)生词解释: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四、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行。

第二课时

一、 指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明确:在作者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

2、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5、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也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指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二、合作学习,解决:“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三、拓展与运用。

⒈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经历。

⒉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分号的作用。

四、读词语、句子,认真体会所要表达的意思,扩充积累。

五、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通过自己所看到的实物图片,创作出自己带有想象的作品。

2、尝试运用线条的绘画手法表现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线条的绘画手法绘画。

难点:能熟练运用线条,认识更多线条。

活动准备

材料:水彩笔、白纸、超轻黏土、桌布。

多媒体设备:电脑、交互白板、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喝腊八粥了吗?知道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吗?”。

(2)教师讲述腊八粥的缘由。

2、经验分享

教师将在网络上收集的图片信息进行整理后,把图片展示给幼儿并提 问。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讲述的内容,利用标记笔的功能标注出图片中的重点。

二、引导幼儿将自己收集的信息用语言进行表达,体验分享的快乐。

“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腊八粥里有什么?”

(1)“首先,我们来看看腊八粥的图片,哇!好多豆子,那只有豆子吗?有没有其他的食材,小朋友们喝的腊八粥里有什么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想象和记忆中的腊八粥样子,在白板上用标记笔添加或装饰。

(2) “腊八粥里只有 8 种食材吗?哪位小朋友代表你们组说一说你认为腊八粥里有什么?”

三、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样式的腊八粥,丰富幼儿的想象。有层次的提问, 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有条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1)播放视频腊八粥的做法

“魏老师在网上找到了关于怎么做腊八粥的视频,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要求:(仔细观察,腊八粥里放了什么,看一看谁记得最清楚,谁记得最多。)播放视频。(可以点击视频中的任何一点对视频暂停,帮助幼儿观察。同时,利用白板中图片可以自由移动的功能,老师把视频中出现的重点图片放在桌面上,然后根据幼儿回答问题的情况,随机进行拖拽,有利于幼儿对腊八粥的描述。)

四、1。解决活动重难点。

2。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和绘画能力。绘画演示:

(1)教师在白板上用黑色彩笔绘画出碗的形状,运用椭圆形描绘,并给碗加以装饰(用装饰线)。(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画出碗,要求每个碗的装饰要不一样。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之前也学习过线条,比如直线、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等等。今天我们就试着用水彩笔画一画吧。

要求:看谁画的碗又漂亮又圆还和别人的不一样。

(3)欣赏多幅腊八粥图片,增加对腊八粥的感知。

师:“我们已经画好碗了,那你们知道腊八粥里有什么吗?”

师:“红色的是什么?是红豆!” “还有什么呢?红枣、 栗子、桂圆、莲子、花生、糯米、黄小米 !

五、尝试自己画出自己认为的腊八粥的样子,大胆用色。

师:“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可以用超轻黏土代替豆子装饰在碗中呦。”(教师巡回指导)

六、活动结束: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进行拍摄并放到电脑里,供幼儿欣赏点评。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可以提出建议,利用白板中的标记笔的功能,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对作品如果需要有完善的地方,可以直接在白板上进行添加。让幼儿体验自己创作作品的快乐。

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使幼儿通过活动表达自我的情感和与他人的情感,也是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让每个幼儿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想象,把他们见过的,通过想象创造出来,鼓励孩子大胆去表现,让幼儿与生活结合,并用自己特有的形式表现生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传统节日,对幼儿加深思想教育,增加爱国的思想。在老师经验总结提升方面,我是一名新老师,经验不足,在应对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反应能力还不够,幼儿与老师的互动性不是很积极,如在观看视频后讨论的环节,让幼儿回答问题的人数较少,不能让所有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后面的活动过程中,我做了准备,首先让幼儿自由发挥, 在发挥的基础上我再进一步地提升幼儿的观点,同时向幼儿发出“挑战性” 的问题——要求幼儿有层次、有顺序地进行描述。接下来是请幼儿分组进行,然后派出小组长发言,然后要求别的小组可以提出意见或者添加。最后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通过最后的展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还是比较有效的完成了目标。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篇6

1.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2155年时,孩子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吗?他们会不会视纸质图书为古董?让我们跟随玛琪的故事,一起去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吧。

二、自主阅读读,检索信息

1.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①“呀!”托米说,“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多浪费呀!我们的电视屏幕一定给我们看过一百万本书了,可它还能继续给我们别的许许多多书看,我可用不着哪天把它扔掉!”

②在这个荧光屏上,所有的课文都现出来了,还跟着没完没了地提问题。这倒也无所谓,最让她厌烦的是那个槽口──她非得把作业和试卷塞进去的那个口子。她总是要用那种打孔文字像编程序似的把作业和答卷写出来。她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让她学会用这种语言和机器教师对话了。

3.玛吉喜欢未来的学习方式吗?找到相关语句。

玛琪失望极了,她本来希望他把这个机器老师拿走。他们有一次就把托米的老师搬走了将近一个月之久,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来了。

4.你喜欢未来的学习方式,还是现在的?或者在你的想象中,你觉得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合作交流,展开想象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未来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2.学生交流。

(学生不再需要每天到学校上课、每个人都是一个空间穿梭机,可以穿梭到任何一个地方、与别人交流可以用代码,或使用脑电波直接交流......)

3.把你想象的未来生活画下来,做成一张海报。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了未来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读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文章,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学校、厚厚的课本有了一点珍惜感呢?把你的感想记录在写作本上吧!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5个字,会写“糊涂、搅和”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3.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腊八那天会吃的食物——腊八粥。民间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说明在腊月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在你的心目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着沈从文一起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4.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唾沫(tuòmo)孥孥(nú nú)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腻、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2.通读课文,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3.说一说哪一部分写得详细。(等粥)哪一部分写得简略?(吃粥)

4.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小组内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儿天真、可爱、嘴馋,腊八粥香甜诱人、惹人喜爱。)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文章——《腊八粥》(师生齐读)。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一幅细腻独特的腊八风俗画。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品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我们在上节课也曾经提到过关于腊八粥的句子,回忆一下。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腊八粥吃起来一定如何?(美味可口)

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美味的呢?(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煮的状态,还有腊八粥的香气。)

3.写腊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状态除了能够衬托腊八粥的香甜可口,还有什么作用?(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二)品读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那么多人都喜爱腊八粥,八儿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么面对这样的一锅粥,八儿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读第2~8自然段,画出描写八儿的语句,体会一下八儿的心理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①“喜得快要发疯”:心理描写,略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的兴奋。“眼睛可急红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

②从八儿的心理、神态、语言中能感受到八儿有什么特点?(天真、可爱、颇有童趣)

(三)品读第三、四部分(第9~19自然段)。

1.朗读第9~13自然段,从八儿与妈妈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八儿的心理和人物特点是怎样的呢?

(八儿急切地想要吃到腊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腊八粥淡淡的烟气后,开始猜想锅内的情景;但是同时也没有只想着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八儿不但天真可爱,而且也孝顺体贴。)

2.从妈妈对八儿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妈妈是非常疼爱八儿的。)

3.从这段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八儿与妈妈之间浓厚温馨的亲情。

4.一位同学朗读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八儿猜想的腊八粥是怎样的呢?画出相关句子并进行品析。

①“饭豆……肿胀了吧”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想象中豆子发胀饱满的状态。

②栗子、花生仁煮得软糯稀烂。

③哪个词可以形容八儿想象中的腊八粥?(妙极了)

④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为八儿实际看到腊八粥做铺垫。)

⑤写出八儿怎样的心理?(憧憬、渴望的心理)

5.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以后,他终于看到了腊八粥的庐山真面目了。妈妈煮的粥究竟是怎样的呢?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齐读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①栗子跌进锅,饭豆煮得肿胀,花生仁儿脱了红外套,锅巴围了锅边成一圈儿,粥的颜色是深褐。

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内各种东西的状态。

6.你觉得当八儿看到这锅粥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①“他惊异得喊起来了”——感到惊讶。

②“怎么,黑的!”——有点嫌弃,觉得腊八粥很脏。

7.看到八儿有这样的反应时,妈妈是如何表现的?(“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从妈妈的行为中你能感受什么?(妈妈对八儿的疼爱。)

教师小结: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儿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惊讶—嫌弃)

(四)品读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

最后八儿终于喝到了腊八粥。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喝腊八粥的呢?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靠着”、“斜立”、筷子“摆”成十字,动作描写。

②“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外貌描写,写出了八儿喝饱了以后满足的样子。

③“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八儿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满足,通过对人们喝完腊八粥后状态的描写,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虽然文章的标题是《腊八粥》,但读完全文后,我们发现文章详写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腊八粥,而喝腊八粥则略写。为什么?

(通过写熬制腊八粥的过程,表现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

2.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不是写腊八粥的美味,而是通过描绘这个生活场景体现普通百姓对生活和家庭的热爱。

3.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仿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教学反思

教学时重在通过对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体会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喝腊八粥的馋样。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悟,充分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阅读选段,了解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尼尔斯的特点。

3.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体会故事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自由交流)

2.出示尼尔斯的图片,导入新课: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如果能骑在鹅背上旅行就更刺激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骑鹅旅行记》的节选部分,看看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简介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重点指导:刨(páo)虫子潺潺(chán chán)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交流)

2.小组内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男孩尼尔斯调皮捣蛋,好捉弄小动物,常惹母亲生气,被小狐仙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他想去找小狐仙讲和,院子里却没有动物愿意帮忙。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的一只雄鹅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紧紧抱住鹅的脖子,被雄鹅带上了高空。)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分别介绍了“变成狐仙”“动物控诉”“骑鹅飞行”等情节。

四、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讨论:男孩尼尔斯经历了哪些奇妙的变化?

(1)变成小狐仙。

①男孩发现自己有了什么变化?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②男孩希望变成这个样子吗?

(男孩不希望变成这个样子,他希望这是一场梦、一种幻觉,他希望当他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就可以变成从前的样子。)

(2)动物的控诉。

男孩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一只麻雀看见他叫起来,平日里经常被他欺负的鸡、鹅、猫、牛都开始控诉他的劣行,他完全陷入了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3)骑鹅飞行。

男孩是怎样开始骑鹅旅行的?

(家中的一只雄鹅想跟随大雁一起飞行,他怕雄鹅不见了,父母会伤心,所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雄鹅起飞后,他被带到高空下不来了,为了使自己舒服一点儿和不处于危险的境地,他只能爬到鹅的背上,并且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就这样男孩的骑鹅旅行开始了。)

2.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淘气、调皮、勇敢、有孝心。)

3.通过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不能恶作剧、要爱护动物、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淘气、调皮、勇敢、有孝心的小男孩。在今后阅读文章和著作时,我们要学着评价人物,记得评价人物时要全面。

2.飞上高空的尼尔斯还会发生哪些奇妙的故事呢?课下请同学们拓展阅读《骑鹅旅行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从培养学生的情感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让学生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主人公尼尔斯的特点。

2.教学时借助直观画面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孩子的丰富想象力,带领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人物形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8篇

s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选7篇

部编版语文五上教学计划5篇

部编版语文五上册教学计划6篇

s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参考5篇

部编版语文八上教学计划6篇

s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优质7篇

部编版二语文上册教学计划7篇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8篇

部编版语文五上册教学计划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91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