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范文网 >教学计划

和雨的约会教案7篇

在编写教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案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和雨的约会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和雨的约会教案7篇

和雨的约会教案篇1

探索:和雨有个约会

小组生成

目标:

1、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2、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重点:说出在雨中的.感觉

准备:选择雨天、自带雨具

过程:

一、自己穿戴好雨具准备出发

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下雨朋友,和雨一起做游戏。

二、水中玩耍

1、幼儿撑开雨具,在雨中散步,观察雨滴流淌到雨伞表面、雨衣表面的形态,说说发现了什么。(雨水像一条条小河一样在雨伞上流)

2、看看雨落在哪儿了,观察雨是怎么落下来的?雨落在什么地方?那些被雨落到的地方变得怎么样了?

3、仰起头看看雨看,一滴滴雨点向你飞来了,伸出你的手臂,让雨点停在你的手臂上、让雨点停在雨鞋、手指头、手背上。

三、伸出小手来接雨

1、你能接到雨吗?伸出你的手,去接雨点吧。

2、幼儿尝试用手接雨,会马上发现自己的手变湿了

★说说看,雨点落在脸上、手臂、手指头、手背上有什么感觉?(凉凉的、冷冷的、湿湿的…)

3、和雨点说再见,回教室。

和雨的约会教案篇2

案例背景

近年来,我国幼教界普遍关注幼儿早期阅读的问题,开始重视研究这个新的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本学期,我园采用了《幸福的种子》这一套早期阅读绘本,《山丘上的约会》就来源于《幸福的种子》。在设计本活动的时候,本班幼儿正处于中班时期,他们喜欢阅读,已拥有一定的阅读技能,中班期又正是充满各种奇思妙想的时期,教师顺势引导,使幼儿在感受图画书内容及画面的同时,习得良好的阅读习惯。

案例描述(选取其中一个活动环节进行描述)

一、理解词义

如:山丘、约会、邮差先生、笔友、英俊、绝交

二、欣赏故事

1、听老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内容

提问:请你猜一猜故事的后面玲玲和呱呱见面了吗?说说你的理由

2、欣赏绘本

——教师出示大图画书

提问:我们先来看一看封面,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你觉得玲玲和呱呱在干什么?

我们再来看一看封底,你看到了什么?

请你猜一猜,玲玲和呱呱最后怎么样了?

三、自由阅读

1、幼儿阅读绘本

师:——请大家拿到书以后,从书的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地看,慢慢地看,想一想玲玲和呱呱最后怎么样了?他们见面的时候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师:——两个小朋友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自己觉得哪里很有趣

2、请你来说一说后面半个故事

师:——你看懂了吗?那就请你来告诉大家,玲玲和呱呱见面发生了哪些事情?

幼1:它们差点打起来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1:我从这里看到的(幼儿讲书翻到玲玲踩着呱呱的那一页)

幼2:不是的,它们没有打架,玲玲用脚踩了呱呱一下,然后呱呱叫起来了!

幼3:呱呱一开始以为玲玲也是只青蛙,但后来变成鸵鸟了,所以吓了一跳!它们两个人都吓了一跳!

师:那你觉得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它们怎么样了?

幼3:它们还是好朋友!到鸵鸟家里吃东西喽!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幼3:它们手拉手,然后一起在吃饼干。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最有趣,为什么?

幼1:玲玲发火了!老师你看!

师:你怎么知道玲玲在发火的?

幼1:你看它的翅膀,它的眼睛……还有它嘴里的气!

师:是的,玲玲生气了,她还说了两个字 “绝交”,那你们知道玲玲在说“绝交”时还会有什么动作吗?

幼儿跺脚、撅嘴,学玲玲生气的动作。

幼2:呱呱靠在玲玲脚上的时候我觉得很好笑。

幼3:还有玲玲把呱呱踩了一脚的时候,呱呱好像被踩扁了。

师:——你有哪里不明白吗?请告诉大家

幼:老师,那个大黑字是什么?

师:“哎-呀,地-震-啦!”

幼:齐声大笑并模仿“哎呀,地震啦!”、“哎呀,地震啦!”……

——教师引导幼儿共同讲述后面半部分内容

四、完整欣赏

故事内容:

山丘上的约会

每天吃过早餐,瓜瓜都会在门口等邮差先生送信来,然后坐在秋千上读信。这是他有一天中最期待、也最快乐的时间。

他家的柜子旁边,有一个漂亮的袋子,里面装满了信,这些都是玲玲寄给他的。

玲玲是瓜瓜的笔友,她每天都会寄一封信给瓜瓜,告诉他很多有趣的事情。

可是,他们从没有见过面。瓜瓜读信的时候,就把玲玲想象成一位美丽漂亮的小姐。

玲玲呢,也把瓜瓜想象成一位高大英俊的先生。

有一天,玲玲很想见瓜瓜一面,就写了一张邀请卡。

瓜瓜先生:星期日,我想邀请你到我家喝茶。当天中午,我会在水田中的山丘顶上等你,一定要来吆!玲玲上!

星期日到了,玲玲一大早就起来了,又打扫、又插花,还烤了好吃的饼干。

瓜瓜洗了个香喷喷的澡,换上新裤子,又打了红领结。照照镜子很满意,瓜瓜就出发了。

约定的时间快到了,瓜瓜急急地赶路,玲玲也飞去赴约。

玲玲很快到地到了山顶,左看右看却看不到瓜瓜。这时,瓜瓜正努力地跳上山去。

太阳公公往西移动了一下。“奇怪,瓜瓜先生怎么还没来呢?”玲玲着急地想。

瓜瓜好不容易跳到了山顶,累得直不起腰来。这时候瓜瓜看到眼前有一棵树,心想:就在树低下等玲玲小姐吧!

玲玲伸长脖子看了又看,仍然诶看到瓜瓜的踪影。太阳都快下山了,玲玲生气地大声叫起来:“瓜瓜先生太不守信了,我要和他绝交!”就在玲玲生气跺脚的同时,靠着“树干”的瓜瓜跌了一跤,吓得大叫:“哎呀,地震啦!”奇怪呀,这是什么声音?玲玲低头一看,正好和瓜瓜的眼睛对上。“你,就是瓜瓜?”“你,就是玲玲?”

怎么和原来想的不一样!玲玲和瓜瓜有点儿失望。然后,他们两个都笑了起来。玲玲说:“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好朋友吧!”“那当然。”瓜瓜快乐地回答。“走吧!到我家去,继续我们的约会吧!”

和雨的约会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穿(戴)雨具在雨中玩,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3、尝试将雨中的体验和发现编成〈〈下雨诗〉〉,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点、难点

1、穿(戴)雨具在雨中寻找快乐,并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2、尝试将雨中的体验和发现编成《下雨诗》,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活动准备

1、视屏展台制作材料三幅。

2、幼儿从家中自带雨具(雨衣雨伞)

3、选择一个有雨的日子进行这一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激发幼儿兴趣去认识雨朋友,和雨做游戏。

1、幼儿倾听窗外雨声,请幼儿说出“怎么了”?

2、提问:下雨时为了不让淋湿自己,该怎么办?

二、准备出发

1、幼儿取伞,穿戴雨衣。

2、教师交代幼儿不要弄湿自己,以免生病。

三、雨中乐

1、幼儿自漫步在雨中,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谁是接雨冠军。

大家仰起头看看雨,看,一滴滴雨点落下了,伸出你的手,去接雨点吧。

四、说在雨中的发现

1、雨伞、雨衣放好并集合。

2、提问:雨点落下来时,你们的雨伞和雨衣怎么啦?雨水在雨伞、雨衣上流淌着,像什么?雨落在哪儿了?

3、雨朋友说再见。

五、听听《下雨诗》

1、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下雨诗》,并操作展台。

2、利用展台,让幼儿和

教师吟诵两遍并自由编动作。

六、编编《下雨诗》

1、除了诗里提到的,你还能说出雨落在什么地方?

2、启发幼儿做小诗人,并编诗句“雨落在......上”。

3、教师和幼儿一起闭上眼睛吟诵一遍诗。

七、结束

1、老师请幼儿回家后将大家编的下雨诗画下来,送给天上的雨朋友。

2、和雨朋友说“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对雨具都有着很强的兴趣,因为雨具是幼儿生活中较为熟悉也较为常见的东西。不管是在使用还是对雨具的认识上幼儿都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这次的活动,在老师为孩子们创造的环境中快乐地游戏着,学习着。在活动中,幼儿了解了雨,培养了乐于观察、乐于发现的科学品质。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和雨的约会教案篇4

背景

小班孩子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哗啦啦,下雨了!幼儿虽然抱怨下雨的日子太没劲了:不能出去滑滑梯,不能奔跑,不能出去散步。可是他们却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我们便可利用孩子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设计整个活动时,注重强调将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引导者,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在支持中进行有效引导。

?和雨约会》就是引导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快乐。而孩子们也异常喜爱雨天。可是这天就是不下雨,天气预告有雨,却不下雨,怎么办呢?孩子们问:“老师你让我们带雨伞,干什么呀?又不下雨。”“先保密”孩子们一听,都来劲了,各个面带好奇。我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人工降雨”,我们准备好水管,接好水龙头,准备就绪。

活动开始,孩子们带上雨伞带到室外,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孩子们一口同声地说:“晴天”。接着“人工降雨”“看,天下着什么?”孩子们欢呼起来:“下雨啦,下雨啦。”“你听到了什么?”“哗啦啦”“淅历历”“嗒嗒嗒”……“雨落下来时象什么?”孩子们睁大着眼睛仔细地观察、想象马上就听到“像线”“像珍珠”……。“雨落在哪里”“雨落在雨伞上”“雨落在草地上”“雨落在房子上”……“被落到的地方变的怎么样了?”“湿了。”叶超说“雨下在脸上真舒服”。一丁说“凉凉的”。“让我们一起用手去接一下雨,会有什么感觉?”孩子们都不假思索地回答“湿湿的、凉凉的”。

这时还看见有的孩子在踩水坑,水花溅起来了,他们高兴地笑着,叫着,有的弯着腰,突然喊起来“看呀,像镜子,水坑里也有一个我。”“看呀,雨落下来,地上像开了一朵朵好看的花呢?”……他们兴奋地交流着谈论着,发现着。孩子们对雨兴趣昂然、情有独钟。

反思:

?纲要》在教育与发展之间坚持了“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本次活动在大自然课堂教学中,以及“雨”是“人工降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高了,通过老师的提问有效地引导了孩子利用各种感官,去看雨、听雨、接雨、踩雨,与老师的交流更加地直接与自由,孩子们的`行为不受拘束、不受干涉,师幼间距离更近了,那种平时在课堂教学活动很难看到的师生间的轻松与亲密。整个过程中都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使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了解了雨,也培养了孩子们乐于观察、乐于发现的科学品质。还使孩子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经验。

和雨的约会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淅沥沥,哗啦啦,下雨了!孩子们常常抱怨下雨的日子太没劲儿,不能出去玩滑梯,不能在院子里奔跑,散步 ......所以,设计这个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快乐。可以在雨中尽情地玩耍、嬉戏,充分感受雨天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了解了雨,培养了乐于观察、乐于发现的科学品质。也会使幼儿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经验。

活动目标:

1、穿(戴)雨具在雨中玩,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3、尝试将雨中的体验和发现编成《下雨诗》,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活动准备:

1、视屏展台制作材料三幅。

2、幼儿从家中自带雨具(雨衣雨伞)

3、选择一个有雨的日子进行这一活动。

活动过程:

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去认识雨朋友,和雨做游戏。

1、幼儿倾听窗外雨声,请幼儿说出“怎么了”?

2、提问:下雨时为了不让淋湿自己,该怎么办?

一、准备出发

1、幼儿取伞,穿戴雨衣。

2、教师交代幼儿不要弄湿自己,以免生病。

二、雨中乐

1、幼儿自漫步在雨中,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谁是接雨冠军。

大家仰起头看看雨,看,一滴滴雨点落下了,伸出你的手,去接雨点吧。

三、说在雨中的'发现

1、雨伞、雨衣放好并集合。

2、提问:雨点落下来时,你们的雨伞和雨衣怎么啦?雨水在雨伞、雨衣上流淌着,像什么?雨落在哪儿了?

3、雨朋友说再见。

四、听听《下雨诗》

1、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下雨诗》,并操作展台。

2、利用展台,让幼儿和教师吟诵两遍并自由编动作。

五、编编《下雨诗》

1、除了诗里提到的,你还能说出雨落在什么地方?

2、启发幼儿做小诗人,并编诗句“雨落在......上”。

3、教师和幼儿一起闭上眼睛吟诵一遍诗。

六、结束

1、老师请幼儿回家后将大家编的下雨诗画下来,送给天上的雨朋友。

2、和雨朋友说“再见”。

和雨的约会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画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特点的关系。

2.学习、理解故事中一些不常用的词汇:笔友、约会、英俊、守信、注意。

3.简单了解朋友的真正意义,知道朋友间最值得珍惜的是友谊,懂得彼此接纳和分享。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理解图画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特点的关系

学习理解故事中一些不常用词汇,了解朋友的真正意义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

一、故事前的观察、讨论(介绍书名、丰富词汇:约会)

1.介绍封面,幼儿理清故事的题目,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关系。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新书——(出示图画书:《山丘上的约会》)(逐字点认)——是这本书的题目。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约会吗?(丰富词汇:约会)

师:在封面上,你还看到了什么?

师:鹤在干什么?(写信)写给谁呢?(青蛙)为什么仙鹤要给青蛙写信?(因为他们是朋友。理清人物间的关系)

2.介绍扉页,观察扉页

师:在扉页上你看到了什么?(认识题目,丰富词汇:山丘等)

二、与幼儿一起阅读图画故事的前半部分(1——11页),边看边提问:

1.师:故事的两个好朋友叫什么?它们有没有见过面呢?那它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原来用写信的方法也可以成为好朋友,我们叫笔友。(引出词汇:笔友)

2.师:瓜瓜把玲玲想象成什么样?玲玲呢?(引出词汇:英俊)

三、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预期故事可能怎样发展

1.猜猜瓜瓜和玲玲最后又没有见面呢?如果见面了,他们又会怎样找到对方呢?见面后会发生什么呢?(让幼儿在图画书中自己找到答案)

2.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的答案,老师带幼儿重点阅读14页——21页。

观察17页:你们看看玲玲怎么啦?(生气了,发火了)从哪里看出来的?(翅膀、眼睛)玲玲嘴里还说话“绝交”,让幼儿点着书上的`字,说一遍(语气重些)你们知道玲玲在说“绝交”时还有什么动作吗?(跺脚)

观察18页:青蛙会怎么样啊?(哎——呀,地——震——啦)

3.分组表演瓜瓜与玲玲对话部分

4.19、20页:见到对方后的失望心情

提问:见面后的心情怎么样?最后为什么笑了呢?

四、教师有感情地完整讲故事 ,引导幼儿共同讲述

请幼儿说说: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你最喜欢什么地方?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从一开始封面的导入,孩子们了解这个故事的人物,孩子的大胆猜测,使幼儿对这个故事充满了好奇,他们为什么会约会呢?通过解读扉页,让幼儿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第二个环节我让幼儿集体阅读,这里培养幼儿关注阅读观察经验,对画面细节及角色形象。图画书阅读的特点就是图画及文字,因此我注重幼儿观察画面,从画面中来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情节。第二个环节中,当我提问“什么是笔友”时,孩子们因为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少有人回答,其实在课前我可以稍微渗透一下关于笔友的经验。我提问“瓜瓜把玲玲想象成什么样?玲玲把瓜瓜想象成什么样?”幼儿都能从画面中观察出来。但在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时,由于我念的太快,导致孩子不是很清楚他们约会的时间、地点及事情。其实在这里当孩子还不太清楚时我可以再解读一遍,而我却匆匆带过。在第三个环节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是真个活动的高潮部分。“谁先到约会地点”这个是一个矛盾冲突点,因为他们一个是飞去的一个是跳去的。“一开始为什么没有发现对方”孩子们都能纷纷举手回答,因为一个高一个矮看的方式不一样。孩子们都很愿意说,很喜欢说。

和雨的约会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一)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二)穿(戴)雨具在雨中玩,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幼儿从家中自带雨具(雨衣、雨伞、雨鞋均可),分类放入活动室内的“雨具区”。

(二)选择一个有雨的日子进行这一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出发

1、在“雨具区”“内找到自己的雨具,尝试自己穿上雨鞋、雨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2、我们今天去认识一下雨朋友,和雨一同做游戏。

(二)雨中乐

1、幼儿撑开伞(最好是透明的)在雨中漫步,观察雨滴流淌到雨伞表面,雨衣表面的形态,说说发现了什么。(雨水像一条条小河在雨伞上流、、、、、、)

2、看看雨落在哪儿了。观察雨是怎么落下来的,雨落在什么地方,那些有雨的地方变得怎么样了。

3、仰起头看看雨。看,一滴滴的雨点向你飞来了!伸出你的`手臂,让雨点停在你的手臂上,或让雨点停在雨鞋、手指头、手背上。

(三)谁是接雨冠军

1、你能接到雨吗?伸出你的手心,去接雨点吧。

2、幼儿尝试用手接雨,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手马上变得湿漉漉了,请幼儿说说感觉怎么样。

3、和雨点说“再见”,回活动室。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与雨的作文400字6篇

欣赏雨的我作文模板5篇

欣赏雨的我作文5篇

欣赏雨的我作文优质6篇

欣赏雨的我作文优秀6篇

欣赏雨的我作文精选6篇

欣赏雨的作文800字8篇

欣赏雨的作文800字通用8篇

手工花教案大班教案最新7篇

小学安全教案教育教案推荐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466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