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写作过程促使教师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高中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拓展学习咏物诗,激发学生对咏物诗的兴趣,从而多诵读积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借物抒情
运用对比
一词多义
托物言志
【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园地教学,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学习“交流平台”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再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借助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接着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对比的方法,领悟一词多义,诵读、积累咏物诗。教学时,我除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更注重对知识的运用与巩固,设计了大量的词句与阅读训练,在设计训练题时,我注重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解读教材,而不只是学教材。
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2
师:哎呀,摘苹果、分苹果,小明玩儿的太开心,在园地里都迷路了!快来告诉小明,咱们要往哪里走呀?
生:向东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园地标识上写着了!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那哪儿是东呢?(出小儿歌)快从儿歌里找一找吧。
生: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师:你可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早晨时,面向太阳的那一面就是东方!因为太阳啊,都是从东方升起的!那和东方相反的方向就是--
生:西方!
师:看来啊,要想分清方向,这首小儿歌能帮我们大忙!快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吧。(同学自由读)
师:(出示:晨、面、向、太、阳)谁想做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师:字都认识了,谁想把这首小儿歌读给大家听听?(同学读1)
师:你们听老师来读一读,一定要注意中间的停顿。
孩子们手中的小苹果,又能分类又能充当字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全班学生参与其中。
适当扩展,学生可以回忆之前学习过的生字进行分类。
小儿歌除了学会辨认方向,重在朗读,
(教师范读--课件逗号红)
师:谁学着老师的样子,再读读?(学生读2)
师:你注意到停顿了!谁想和他比比赛?(学生读3)
师:读得不错,咱们男女生合作,再来读读吧!(男女生读4)
师:刚刚我们找到了东和西这组方向相反的词,同桌之间再读读这首小儿歌,读完后一起再找找,小儿歌里还有几组这样的词呢!开始吧!(同桌边读边找)
师:谁想说说?
生:我们还找到了左--右、前--后、南--北。(在ppt上显示)
师:谁想读读?(同学读)
师: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读!(齐读)
师:(挖空)这样你还能说吗?
生:西--()北--()后--()右--()
师:没难倒你们!那咱们再玩个对对子的游戏,好不好?
生:好!
?我说上--我说下】【我说前--我说后】【我说左--我说右】 【我说前--我说后】【我说东--我说西】【我说南--我说北】(最后说小儿歌中的几个)
师:说的可真好!那咱们再玩儿一个“找一找”的小游戏,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师:找一找,黑板在教室的--生:前面!(手指)
师:找一找,板报在教室的--生:后面!(手指)
所以多方式的朗读时小儿歌学习的关键和重点。学生们可以在朗读中体会方向辨认的方法。
“对对子”和“你说
我做”的游戏让学生们在学习完儿歌中的方向后,再渗透进“语文园地四”的“反义词”,在动脑和做动作中体会“相师:找一找,窗户在教室的--生:左面!(手指)
师:找一找,门在教室的--生:右面!(手指)
师:聪明的同学已经发现了,这都是一组一组的生:--反义词。
师:把他们送回句子里,谁再来读?(同学读)
师:你们配合得可真好!最后咱们一起拍着小手,再来读读吧!(拍手读)
(三)过渡:分清了方向,那咱们就和小明向东走走吧。(出示图片)
师:这是什么地方?
生1:小卖部!
师:你可以去小卖部做什么?
生1:可以买到好吃的东西。
师:我们都喜欢!一起读读!
生:小卖部!
师:买点儿吃的喝的,继续逛逛!
生2:这是报刊亭,这里可以买到报纸和杂志。
师:一起读!
生:报刊亭!(继续逛)
生3:这是人民路公交车站,这里可以乘坐公交车。
师:真方便,来读读!
生:人民路!(继续逛)
生5:这是卫生院,这里可以给病人看病。
师:多重要的地方呀,来读读吧!
生:卫生院!
师:哎呀,这些招牌上的字我们可没学过,你们怎么都认识呀?
反”的概念。
“展示台”活动中,我将其设计为了语文园地中的一景,同学们可以跟着小明去逛一逛,买买东西,并在其中加入适当牌子名称的`扩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识字”的乐趣。
生:我在马路上经常能看到,我就认识了!师:哎呦,你在生活中就能自己识字了!
师:老师知道,你们在生活中,都认识了很多课堂中没学过的字是不是?
生:对!
师:好多同学是不是已经把这样的字带来了呀?快举起来给我们看一看!(同学举起手中的展示)
师:快和同组的同学分享下你认识的字,如果她不会,就小声地教教他,开始吧!(同学交流)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和大家展示展示?
?两组同学展示】
师:你们不仅能在生活中识字,还能将他们带到课堂,和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老师喜欢这样的你们,你们真是识字的有心人!
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识字方法:从身体部位的词语中识字。
2、读准词语,尤其读准轻声词。
3、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
4、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背诵、记忆古诗。
教学难点
养成积累生字、词语、诗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到了几种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回忆一下,有哪几种?(通过天气来识字、通过数量词来识字)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字。
二、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和词语:
眉毛鼻子嘴巴脖子
手臂肚子小腿脚尖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这些词语都是关于身体部位的`词语。
6、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身体部位的词语,另一个同学指。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
胆子粽子镜子
爸爸妈妈哥哥
故事月亮时候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名词后加“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老头儿。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娃娃、猩猩。
四、汉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这些字有一笔是一样的,同学们说说是哪一笔?
3、猜一猜,写这样的汉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点在什么时候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4、教师指导。
5、学生书写,教师巡查。
五、日积月累
1、指导学生初读《寻隐者不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教师指导学生演读。
(2)同桌表演朗读。
(3)先自己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4)背诵。
六、读一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妞妞赶牛》,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有不会的字,当当小老师。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
4、读了《妞妞赶牛》,你有什么发现?你从前读过这样的绕口令吗?
5、回家和父母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准。
七、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最后,让我们齐背《寻隐者不遇》、齐读《妞妞赶牛》,在背诵声和朗诵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4
【设计理念】
二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形象和感性认知。因此本次教学,我们在各种情境创设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先扶后放”,引导孩子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自主探究分类识字的方法,拟声词的构词特点,动物成语的结构规律等。让孩子能联系生活,学会学习,学的有趣,学的有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分类的方法自主认识“狼、猩、鹤”等十个生字。
2.能根据拟声词的构字特点猜测读音,初步学会在语境中运用拟声词。
3.能初步学会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拟声词的构字特点猜测读音,初步学会在语境中运用拟声词。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1.我就是佩奇,来和我打打招呼吧。
2.今天我想和你们去动物王国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你们愿意吗?那我们马上出发,去《语文园地八》看看吧。
一、识字加油站(认一认动物生字词)
(一)动物名称
1.出示动物名称和拼音
2.去掉拼音、图片读
(二)动物分类
1.请四人小组马上拿出分类图一边讨论一边分组。
2.展示分组成果(展示多组成果)
3.小结分类方法
(三)归类识字
过渡:谢谢你们,这样一分类,我记起来就真的简单多了。
1.读兽类词语,找发现。
(1)想想他的种类,看看他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呢?
ppt:兽类狼猩
(2)像这样带有反犬旁的字还认识哪些?
预设:狐狸猫猪……
(3)原来反犬旁的字一般都和兽类有关。
2.寻找其他种类字形的特点。
小结:原来分类可以让我们记得更快,认的字更多,分类识字真是识字的??
个好办法。(板书:分类识字)
二、字词句运用(用一用趣味拟声词)
过渡:动物王国里不仅有新朋友,还有许多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一)猜读音
1.(ppt:出示“唰”)师:你们猜这个声音怎么读?
2.出示拼音检验读音是否正确。
3.你是怎么猜的呢?
小结:真棒!原来认识汉字我们有很巧妙地方法,可以借助一个字里的其中一个部件去猜测这个字大概的读音。(板书:猜测读音)
4.接下来这些字,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猜猜他们的读音吗?
小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像这样能根据它的读音猜测整个字音的部件,在形声字中我们把它叫做声旁,声旁就是表示读音的部件。
(二)说发现
1.再读词语
2.观察字形,说说发现。
预设(1)字数
(2)字义
(3)字形
小结:这种模拟自然界而造的词语,就叫拟声词也叫象声词(ppt:拟声词)而拟声词的字里往往都有口字旁。
(三)学运用
1.哪个声音是你很熟悉的呢?你平时都在什么时候听到过?
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5
?教材简析】
“我的发现”抓住了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交流: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阅读对联能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
“趣味语文”安排了两项有趣的语文活动。第一项活动是结合对联的内容,辨析“好”字的读法,将对联的意思表达正确。第二项趣味活动是读回文句。
?教学目标】
1.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2.积累对联。通过诵读诗句懂得大概的意思,想象画面,积累诗句。
3.能独立进行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
积累对联。
?教学难点】
1.学会边读课文边想画面的学习方法。
2.学会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2.读一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启发学生:他们在对话中谈的是什么内容?
3.说说自己的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教师另外提供一篇文章,让学生读读,说说读后头脑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二、日积月累
1.学生熟读
(1)自己读一读“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2)指名读,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每一副对联的大概意思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①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②引导学生发现对联中上下联的对偶关系。如:单个字相对,雾—天,锁—连;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对应,绿水—青山,皱面—白头;还有叠词的对应,处处—时时。)
2.读读背背
(1)赛读
(2)背诵诗句。
3.扩展
(1)师:本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第一、三副对联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的特点。
(2)选几则对联,让学生试着填字。
如:风吹杨柳千门绿, 润 万树 。(雨、桃花、红)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植树造林绿大地, 。(栽花种草美人间)
(1)相关链接
第一副对联出自福建厦门鼓浪屿,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回文联是楹联中的特殊手法,其特点是既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这副对联正读、倒读字序不变,且有对称美。
第二副对联出自浙江宁波天童寺,对联的字面意思是说:绿水本来有何忧愁,只因风一吹,才愁眉苦脸;青山怎么会老,但是雪一下,愁啊愁,愁白了头。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人看来却是含意万千,用拟人手法写景,手法独特,别具一格。
第三副对联出自浙江杭州西湖,是叠字联,也是回文联。联句立意新颖,用字恰切,放在西湖这一特定的景观中,非常贴切、自然。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人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第四副对联是清朝学者俞樾做的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涧联,用叠字的形式,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丁冬、高下”做了特殊处理,景深语绝,读来余味无穷。
三、作业布置
背诵并抄写对联。
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
3、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每样东西都有它的用处)
3、你能像这样说两句吗?(有笔能写字,有家才温暖……)
4、集体齐读儿歌。
三、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字都是口字旁,都和嘴有关;第二行字都是提手旁,和手有关;第三行字都是足字旁,都和脚有关。)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四、字词句运用。
1、区分青和清,再和在。(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2、学生独立完成“选一选,填一填”。
3、学生回忆音序查字法的'过程。
4、独立完成字典查字的练习。学生汇报。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姐姐、孩子、灯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歇后语。
2、教师简介歇后语。
3、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学生自由回答)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狐狸和乌鸦》。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强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2、积累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重点);能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
3、组织兴趣小组,能给兴趣小组起名字,并开展活动。
4、想象画面,积累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强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积累好词好句的积累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课文里常常有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比如自己觉得不熟悉的词句、比较特别的句式,当你看到这些词句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句。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
(2)齐读。
(3)交流:这两个例句哪些地方有新鲜感?在课内或课外阅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表达形式?
3、自主活动。
(1)小组内交流自己在读书时读到并摘抄在积累本上的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
(2)把喜欢的句子写在卡片或者树叶上,做成书签。
4、小结:看到有新鲜感的、优美的词句,我们要多读几遍,然后抄写在积累本上。相信,经过这样的练习,你一定会积累很多好的词句。
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1)借助拼音把这8个成语读正确,重点关注“爪、吊、赤、疾、燥”的读音。
(2)多种形式读成语:
①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
②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合作读成语。如男生读“面红”,女生读“耳赤”。
(3)同桌交流两组成语的特点,全班交流,注意把同类的信息进行梳理。
①这8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都和人有关:有的描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提心吊胆。
②第一组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组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4)拓展:你还能说出一些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吗?
2、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请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同桌互相读一读,练一练,看看谁读得好,更能表达句子的意思。
(3)朗读展示,师生评议。
(4)全班齐读。
三、巩固练习
填空练习,巩固成语。
摇()晃()披()散()
张()舞()提()吊()
()红()赤()忙()乱
()疾()快()干()燥
第二课时
一、巧取组名
1、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
2、过渡:同学们的爱好很广泛!那就让我们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
3、课件出示几个兴趣小组的名字,说一说这些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是什么,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探索者小队黑白棋社
预设:这些名字体现了兴趣小组活动的特点。
这些名字非常吸引人,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名字有新鲜感,让人特别想加入。
这些名字中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4、小结:是啊!看来给兴趣小组起名字也是一门学问,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那现在就试着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吧。
5、展示各兴趣小组所起的名字,大家互相评议。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一读古诗。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教师相机强调“樾、捕、蝉”的读音。
3、出示个别字词的注释,请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4、结合插图,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5、教师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指导朗读。
7、练习背诵。
(1)独立背诵。
(2)同桌之间合作背一背。
(3)指名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继续摘抄、积累优美的词句。
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8
㈠、导入
语文园地是小朋友学习语文的乐园,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走进去,去玩一玩、学一学吧。
㈡、我的发现:运用反义词认字
1、投影出示“我的发现”及六组反义词。谁来读题的要求?
2、小朋友来比比看,谁的眼睛尖、脑子灵,你小声地读一读,看看能发现什么,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出示词语:高、胖、明、忙、美、新,跟老师对对口令,行吗?
4、可是,小朋友认识这几个词的反义词吗?赶快认识它们吧。
5、我们来跟反义词一起玩吧。领学生做找朋友游戏。
6、我还想到一种玩法:我能用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说话,比如:“小林的个子很高,小松的个子很矮”,你能这样做吗?
7、小结:真能干,我们又认识了一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你喜欢用这种方法识字吗?
8、补充其它的反义词:“真”、“笑”、“早”、“香”、“远”、“饱”、“厚”
㈢、我的发现:读由“打”字带出的词语感知:“打”有多个意思
1、出示词语“打”,做一个动作表示它的意思。
2、“打”字是个喜欢交朋友的字,瞧,它的.朋友真不少,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
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带有“打”字的词语。
⑵、再来做一做词语中“打”字的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3、在这些词语中,“打”字可以换成一个另外的什么词?
4、“打”字还可以跟那些词语做朋友呢?
㈣、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字母表
1、出示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这是你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2、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这又是什么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