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质的教案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的,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体育小篮球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体育小篮球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教学器材:篮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组织:自然围坐在教师身边
小学体育小篮球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三、教学过程:
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
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
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要求:学生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分钟)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
教学方法:
(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
(4)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快速运球朝篮球场端线方向作急停急起动作,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快慢。
(5)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6)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进行讲评。
2、急停跳投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急停动作与运球急停相同。投篮时双脚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准篮,抬肘伸臂,翻拨指球出手。
注意事项: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处手力量。
教学关键: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解。
(2)学生分组列于中线(图2)。
(3)学生分组进行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进,都只做一次投篮动作。
(4)投完篮的同学运球返回中线接到队伍的后面。
(5)教师全场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个别纠正错误。
3、教学比赛(10分钟)
组织教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裁判可轮流
担任。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
4、素质练习(6分钟)
组合练习
(1)俯卧撑8次;
(2)加速跑;
(3)“火车前进”
练习方法:由队伍排头同学开始在起点做俯卧撑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对面端线,与此同时,下一位同学便可开始做俯卧撑练习,与此类推,依次进行。待全组同学都跑到端线后用游戏“火车前进”返回起点。先到的队为胜,最迟到达的队集体做俯卧撑5次。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练习
组织教法: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教师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2、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节课内容、地点。
4、安排值日生还器材。
5、师生再见。
小学体育小篮球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体育常识:篮球(理论知识)
2、游戏:拷贝不走样
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及相关知识,知道篮球比赛的简单规则方法,对学习篮球知识感兴趣,能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讨论。
2、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 点
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篮球比赛的简单规则方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篮球
一、师生问好!
1、迷语引入:圆圆像个瓜,人们爱玩它,
没到手抢它,抢到手丢它。(篮球)
2、师出示篮球,问:你知道我国哪些篮球明星?
学生回答
3、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他们的精彩表演。(视频课件)
并让他们思考一些问题。
学生看完自由讨论回答
4、引出本课题:篮球
二、新授:
1、了解篮球的起源。
视频展示,思考问题:篮球谁发明的,刚开始是用什么做篮球和球圈和网的?
2、讲解一些篮球发展史和我国一些篮球运动情况。
3、我国知名篮球运动员概况。(学生们可以先说一说)
4、了解篮球场的一些数据和设备
先欣赏一个现代的篮球场。提问:你们对篮球场知道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5、出示课件,讲解一些篮球场的基本数据和知识。
6、讲解我们比赛中裁判一些常用的手势,引导学生们看懂比赛。
7、学生上台表演一些犯规动作和手势。
三、巩固与练习
1、填空题:篮球是( )年,( )人,( )发明的。篮球场长( )米,宽( )米等。
2、抢答题。(略)
四、游戏:
拷贝不走样
1、方法:老师事先准备好几张纸,纸上写好篮球犯规的名称,由每小组最 后一名学生上来抽出,然后回到座位后把这犯规的动作用手势做给前面一人,依次类推,最前面一位学生快速到黑板上写出犯规动作,并做出相应的手势。
2、比赛
五、课堂小结。
课后小节:
小学体育小篮球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了儿童身体动作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从而对小篮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但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语言诱导法、讲解示范法、尝试探究法、分组练习法和游戏比赛法来组织教学。
学法: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的听一听,仔细的看一看,动脑的想一想,大胆地试一试、练一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教学程序:
一、开始、准备部分10′
(一)首先体育委员以“快、静、齐”的标准集合成四列横队后,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提出练习要求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师生同做自编篮球韵律操4个8拍共6节:上肢运动,腹背,体转运动,正、侧压腿,腕踝关节运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身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相对运动状态,让身体各个器官及机能起到预热作用,防止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25′教师语言引导:篮球明星姚明、nba篮球明星大家非常熟悉,但是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平时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同伴的相互配合。引出主教材。
(设计意图:激发培养学生的篮球活动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一)耍球游戏:
1、教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双手抛接球,环绕交接球,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进行耍球练习。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先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教师再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学生展示,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运球看数报数:
学生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设计意图:通过原地高、低运球,让学生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
(三)行进间运球练习:
(设计意图: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四)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比赛:
学生在篮球场的端线上成四路纵队,由每队排头运球绕过标志杆回来传至下一名同学,后面的学生依次进行,以用时短,失误少的小组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做游戏,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结束部分5′
(一)学生一臂间隔围成圆形,在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下,师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
(设计意图:借着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
(二)教师用概括激励的语言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体现评价的教育与激励功能。)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在老师的指导下,送还器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场地器材:小篮球33个圆木柱4个录音机1台
本节课练习密度:约为40%—45%
小学体育小篮球教案篇5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小篮球游戏为活动主形式,以对篮球的兴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合作氛围。
二、教学理念
由此,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快乐体验”的课题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三、教学目标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3、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小篮球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小篮球的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团队合作锻炼,
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个小篮球。
四、教法、学法预设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初步预设本课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设疑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
学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等。
五、教学程序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角色。我将以“把球拍起来”设为难题,去激趣。一入课就在情景中带领学生去探究小篮球的弹跳特性,学生的活动热情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和调动出来。
通过创设“缉私行动”让学生进一步开展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对小篮球技术的渴望,提高学生的迅速反应、灵敏运动能力。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入“把球传起来”的主体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奔跑传接球、躲闪,循环反复,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达到了一定的技术锻炼,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愉快地学、练氛围中,享受体育活动的快乐,陶冶身心。
最后又以“和篮球交朋友”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课堂小结,评价,渗透德育美育教育。
本节课我将力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及时鼓励表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小篮球教案篇6
队情分析:
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练习篮球,参加过20xx年学区篮球赛,基本功比较扎实。
训练时间:
20xx7月1日——23日,周1、3、5早上8时至9点30,周2、4下午3点30至5时。
每天必练:
1、大操场5圈或球场20圈,跑前做简单热身
2、热身操:压腿、膝、踝关节是重点。
4、三步上篮:左、中、右和0度上篮各进10球,其中0度擦板与空心各进5球,所有队员都完成投篮后才可以轮换到下个点,先完成的队员仍需陪练。
周??
1、运球计时:低运球、“v”型运球×100次(侧、前单手和双手)
2、全场10次计时上篮×3组,必须投进。
3、踝关节柔韧和力量:台阶踮脚50×5、盘腿。
4、“抢断球”游戏。
周二
1、双人行进间传接球×10:进球少于1个或中途掉球需重新开始。
2、“8”字传球×10:后5次在传球队员回来时需上去两个防守队员。
3、俯卧撑15×6。
4、1分钟绕球比赛。
周三
1、听指挥做动作:各种步法+原地快速跑。
2、一对一攻防练习。
3、快速往返跑30×6。
周四
1、观看篮球视频。
2、小型比赛。
3、踝关节力量:台阶踮脚50×5。
周五
1、运球过障碍上篮:变向、转身、急停起×5
2、战术练习:传切、掩护、突破传球。
3、仰卧起坐30×6。
4、悬挂。
小学体育小篮球教案篇7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学习机会和平台,使其将知识学习、实践经验、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统筹起来,最终促使其综合能力形成,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学生以自学自练的时间和表演的平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去尝试、去感受、去创造,体会不同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新课程系列模块之一的内容。篮球运球和单手肩上投篮是在初中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难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篮球、熟悉篮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跃的气氛下掌握一定的技术动作,同时也发展了体能,为学生独立进行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根据高中男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要求,从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协调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展现同学的青春活力,并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学习篮球技术中的行进间上篮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
1、身体预热部分:以篮球活动为主体,并通过游戏对抗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技能部分:学习篮球的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技术,重点解决该技术中的持球时机、步法等,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欲望。3、恢复心律部分及评价:采用结合篮球的一些练习,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进行充分的放松。
五、教学特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篮球专项活动和有对抗性质的持球游戏活动,再加以教师语言的调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2、学生自主:在学习技能部分,分为六个小组,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的平台。
3、分层次教学进行提高:设立提高组,使学生中接受能力比较强的能够在掌握教师所传授的部分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六、教材的重、难点重点:
步法“一大、二小,三高跳”
难点:
1、三步的节奏
2、持球的时机
七、课前预计
全课练习密度预计:45±2%平均心率:135±5次/分60%以上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篮球的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30%的学生能够进行提高难度练习并运用到教学比赛当中。
小学体育小篮球教案篇8
一、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六年级新课改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小学阶段的教学逐渐重视团队合作意识,所以,本课篮球选项教学依据教学进度,第二学时“原地双手传、接球技术”和传球接力游戏作为学习内容。篮球的最大魅力在于团队配合与个人技术的结合,传球则是联系团队与个人的唯一有效手段。所以,传接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进行传接球的教学也能让学生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六年级,学生共62人,其中男31人,女31人,本次授课对象为大多数基础不扎实、甚至没有基础。这给教学造成了较大的难度。通过本次的教学,力求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中,熟悉球性的几种练习方法,基本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以及投篮的几种方法和一些基本的篮球理论知识在继续加强球性练习的基础上、传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传接球技术,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明确要领,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尝试体验技术在游戏和比赛中的运用。
技能目标: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打篮球。了解和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比赛,检查技术动作完成情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竞争意识,共同体验体育游戏比赛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传、接球手型和用力顺序,接球后的缓冲动作。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传、接球时身体的协调配合。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1)慢跑热身。
(2)活动身体各部分的关节。
(3)游戏。
(三)基本部分:
1、分组运球比赛。
2、讲解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要点:
(1)、传球要点:
屈肘持球于胸前,含胸收腹视前方;两手前伸腕外翻,充分伸展指拨球
(2)、接球要点:
两手分开半弧形,面对来球上前迎;主动伸臂体前倾,顺势接球引胸前。
3、教师示范:
4、学生练习:
(1)、俩人一组互相练习传接球。
(2)、快速传接球比赛
a、看谁传得快:
比赛目的:提高学生快速传球能力。
比赛办法:
a、比哪组同学最先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40次(两人一球,间隔4米。);
b、再比1分钟哪组学生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次数最多。
教师评价,逐步导出新课题。老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枝术除传得快还应该传得怎样?学生:准。引出下一个游戏。
b、看谁传得准: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传球落点的准确性。
场地器材:每人一球,呼啦圈4个。
比赛办法:要求:学生分四组进行传球穿越呼啦圈,传入一球得一分,看哪组得分多,穿越呼啦圈多的组没奖励,少的奖励俯卧撑或下蹲。
六、教学特点:
本课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
教法: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示范、讲练结合以及游戏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行进间的技术结构,同时简化技术难点、降低技术规范,使全体学生快速掌握该技术动作。
学法:采用模仿法、合作学习法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合作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
教师示范,边示范边提示让学生做模仿练习,使学生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活动,并掌握动作。
双手抛球转体接球(向上抛球,拍手转体360度,接球);不断变换技术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下抛接球游戏(双手抛球,蹲下,接球;抛球,站起)。不断变换身体姿态、增加欢笑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原地高、低运球练习。
教学评价:学生的反应速度、鼓励失误者,表扬学生聪明、机智、勇敢。
3、学习尝试
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要领。带领着学生进行原地徒手练习;自抛传接球的尝试练习,过渡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看教师示范、模仿思考中尝试练习。通过模仿、观察、比较,师生纠正,记住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
4、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尝试练习时,你们觉得易犯哪些错误动作?同学们跃跃欲试回答:
(1)接球时手形不正确,无缓冲动作;
(2)传不准,传出的球无力量;
(3)肘关节外张;
(4)手和脚配合不协调等。出现错误动作这么多,那么我们如何改进这些错误动作呢?下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学习挂图,快快找答案。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学习、讨论、探究、合作练习。请同学谈学习收获,多角度地鼓励性评价学生,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合作学习效果。
5、创新拓展
(1)快速传接球比赛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快速传、接球能力。
比赛办法:
a:比哪组同学最先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40次(两人一球,间隔4米。);
b:再比1分钟哪组学生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次数最多。
教师评价,逐步导出新课题。老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枝术除传得快还应该传得怎样?学生:准。引出下一个游戏。
(2)看谁传得准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传球落点的准确性。
场地器材:每人一球,呼啦圈4个。
比赛办法:要求:学生分四组进行传球穿越呼啦圈,传入一球得一分,看哪组得分多,优胜组得一颗星,最后评选星级球队,获得星级球队同学每人奖励矿泉水一瓶(比三组)。
(3)运球接传球比赛
游戏目的:掌握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方法和基本能力
规则:
(1)采用正确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求必须在自己区域内进行,否则判犯规一次。
(2)运、传或接球失误,由失误的人捡回重做。
名次:看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优胜组得一颗星,最后评选冠军队。注意传、接球时身体的协调配合。
6、课课练
利用篮球场的一侧边线起跑运球、至对面两个不同距离边线做折返跑运球,两组。
七、教学反馈
本节课每位学生兴趣浓厚,心情愉悦。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形成了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探究、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生动的语言,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创设了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体育老师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