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指南,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制定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狮子和鹿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狮子和鹿的教案篇1
[设计理念]
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设计特色]
融合课内外信息,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想象。
[教学流程]
一、 交流歇后语,导入新课。
歇后语导入:
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说说歇后语吧。(略)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卢沟桥的狮子很多)(板书:多)就是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石桥,曾被世界闻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你能读懂马可·波罗这句话的意思吗?
二、 品读课文、启发想象。
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怎么样?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你说说读课文后的感受。
(一)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读了课文,你觉得卢沟桥的狮子怎么样?(有意思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2. 略读“大小不一”的段落。
(1) 卢沟桥的狮子怎么大小不一?请你用朗读告诉大家。
(2) 自由读描写狮子“形状不一”的句子。
3. 指名读最喜欢的一句,教师指导朗读。
(1) 狮子会怎么长吼?它吼起来多么威武、神气。读得再有力一些。
(2) 这是一只文静的狮子。找个文静的女孩来读。
(3) 偎依在妈妈怀里时是什么感觉?让你的朗读唤起我们大家的美好回忆。多幸福的小狮子。轻一点,你会吵醒它的。
(4) 你有过调皮的时候吗?妈妈怎么对付你?
(5) 读着读着,我们似乎觉得这些狮子是有人性的,让我们连起来读这段话。
4. 小结。在和平的岁月里,狮子们尽情地嬉戏,玩耍,正享受着天伦之乐呢。
(二)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 欣赏画面。配画外音:可爱的狮子,美丽的石桥,在柔和的月色里如诗如画,想去欣赏一下吗?
2. 在这么美丽祥和气氛中,还有些狮子会在干什么呢?你能帮作者再想下去吗?
填空:有的狮子( ),好像( )。
3. 这些千姿百态的狮子,为这座古老的石桥增添了无穷无尽的生趣,怪不得马可·波罗要由衷地赞叹:“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三、 了解历史,渲染气氛。
(一) 交流信息,了解历史。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却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1. 读课文最后一段。
2. 跟朋友交流自己查找的关于“七七事变”的资料。
3. 通过互相交流信息,请说说最令你气愤的是什么?你最感到欣慰的又是什么?
4. 老师也找到了一段录像资料。看录像。(战士们士气高涨、同仇敌忾。)
5. 理解“挑衅”。你理解什么叫挑衅了吗?日寇就是这样故意找借口挑起了战争。
(二) 联系情境,改写课文。
1. 看录像:枪林弹雨中的狮子。(你觉得这时这些狮子还有快乐吗?还有幸福吗?失去了快乐和幸福的狮子,它们都在干什么?)
2. 让我们联系当时的情境来改写或补写课文好吗?拿出作业纸,任选一句写。
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朝着远方长吼,好像( )。
有的'低着头,好像( )。
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 )。
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好像( )。
有的( ),好像( )。
3. 交流:学生怀着悲愤的心情连起来读自己改写的课文。
4. 小结:饱经沧桑的卢沟桥的狮子,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无理挑衅和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亲耳听到了这震惊全世界的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它们是最好的见证人啊。
四、 总结全文,升华延伸。
1. 学完课文,你对马可·波罗的这句话(“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有什么新的体会?
小结: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更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深情地赞美它——“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把最好的感受读出来,把独一无二的感受读出来。)
2. 学完了课文,老师写下了这么几句话,和大家交流我的感受,愿意读一读吗?
卢沟桥,是一页永远展开的历史,
一页凝固的历史,
一页光荣的历史,
一页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历史。
狮子和鹿的教案篇2
一、导入
1、师:在茂密的丛林中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它们身上的小故事,题目是《狮子和鹿》(课件)。好学的你请伸出金手指和我一起写课题。(边书写边指导“狮”和“鹿”
1、现在,大家可以小声地快速读读这个)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小故事呢?走进课文你就能知道,请打开书110页。
二、字词句故事,注意以下两点:(课件)
a、遇到难读的字,动笔画一画,并多读几遍。
b、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
师:同学们刚刚读得很认真,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考题一,你们能不能读准生字、词呢?:(课件)
咦、匀称、珊瑚、泛起、撅起、配得上、抱怨、逼近、犹豫、撒开、甩了、扯开、挣脱、
向前奔
(生自由读、个别生带读、全班齐读)(读完后表扬)
考题二:读句子(课件)
a、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b、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c、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d、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读完后表扬,并奖励五角星)
师:聪明的你们这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我的考题,真棒!现在,我们把它们放进课文中,去读读看。这一次,要有新的发现: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填空)(课件)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 匀称 的身段和 精美别致 的鹿角,抱怨 四条太细 的腿。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 四条难看 的腿救了他的命。
三、入文。
1、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是呀,森林里不仅有漂亮的小鹿,还有凶猛的狮子。
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是什么救了小鹿?(难看的腿),得救后的'小鹿叹了口气说了一句什么话?同学们找找看。——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课件)(齐读)
师:你能从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吗?
(美丽—难看)(课件)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美丽和难看同时发生在小鹿身上,它有着美丽的?(角),有着难看的?(腿),角到底有多美丽?腿又有多难看呢?小鹿自己是怎样认为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吧。
(生找句子)
师:找到了吗?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谁来说说?
(1) 交流
(2) 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课件) (让学生读一读)
师:是呀,小鹿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生:珊瑚)
师:你们见过珊瑚吗?(见过)在哪里见过?(生活中、或者课文中)让我们再来见见珊瑚(课件出示图片)珊瑚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美),珊瑚这么美,小鹿的角就像是这美丽的珊瑚,那么精美别致,你们认为,小鹿对自己的角满意吗?(满意)
师:如果你是这只小鹿,你能用这句话兴奋地来夸夸自己吗!(再请生个别读)
师: 啊,老师听出了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的角。看看,聪明的小鹿在夸赞自己的时候连用两个“多么……多么……”,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可以增加喜欢的感情),你也能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吗?(提示两个多么的用法)
课件出示句式: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
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______!
我们的校园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____________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师:小鹿对自己的角是如此的迷恋,怪不得它发出了深深的赞叹: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师:看来你们都是一只只自信的小鹿, 小鹿可真美,美得连她自己都不认识了。不信,你听:“咦,这是我吗?”(课件出示句子伴有朗读)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情感了?(怀疑)
如果我去掉语气词“咦”,再读读?(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语气词,不但怀疑,还有惊叹)
2体会腿的丑
师:是呀,自己这么美了,本该很高兴了,可是小鹿它还是有烦恼,你们知道它在烦什么吗?(烦恼自己难看的四条腿)
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来的呢?(“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课件)
a怎么配得上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说法来表达吗?(变成肯定句)看来小鹿对自己的角真的很不满意。
这句中,我们能不能把语气词“唉”去掉呢?(不能)为什么?(增强语气,更加能表现出小鹿对自己腿的不满)
b怪不得她深深的叹了一口起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是啊!小鹿的不满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还写在脸上,你瞧:(课件出示: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请你当当小鹿演一演,读一读。(指名读)
3体会狮口逃生。
师:小鹿会一直讨厌自己这四条难看的腿吗?(不会)为什么?(因为就是这四条小鹿极不满意的细腿帮她逃出了狮口),小鹿是如何逃生的呢?请大家默读第六段,看看两条细腿是怎样帮助小鹿的呢?
交流:
a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课件)(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课件出示)正当鹿利用自己那虽细但却有力的长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甩在后面时,狮子灰心丧气不想追了,这时的狮子会发出感叹说些什么呢?(生想象回答)
(课件出示)师:成功逃脱的鹿长长地舒了口气说?(生想象回答)
师:正在这时,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鹿却吓得直冒冷汗。看到这个情景,狮子自言自语道:
(课件出示)狮子说?
(课件出示)小鹿说?
师:(课件出示)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的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有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横线中齐读)
师:(课件)多危险啊,经历了这件事,鹿才恍然大悟:
(请同学们运用语气词,用笔写下小鹿的感悟。)
师:学到这,我们明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生自由说,然后课件出示,齐读)
师:同学们,像这样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文章,我们就叫他“寓言”(齐说)。
这个故事选自《伊索寓言》,虽然是小故事,但蕴含着大道理。老师希望你们能回去读读《伊索寓言》里的一些小故事,相信聪明的你们能从这些故事里懂得更多的大道理。
板书设计:
28 狮子和鹿
角:美丽 ------ 差点送命 全面地看问题
腿:难看 ------ 狮口逃生
狮子和鹿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2、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难点:能根据图标提示较完整的讲述故事情节,尝试讲出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看图讲述的经验,知道狮子是食肉动物。
物质准备:
1、自制看图讲述《狮子和兔子》 ppt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故事
师:今天辛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不过我想请小朋友通过一个谜语来猜一猜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谜语:此物老家在非洲,力大气壮赛过牛,血盆大口吼一声,吓得百兽都发抖(打一动物)
二、基本部分——讲述故事
(一)讲述图1,引导幼儿分析图1情节,引导幼儿讲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角色的心理活动。初步积累讲清楚故事情节的经验。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情节与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师:(出示图1)
(1)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2)你看到谁?它正在哪,做什么?
(3)狮子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结合图标,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方法。
(1)出示ppt,结合图标介绍讲述方法
师:我们已经看明白发生在狮子和兔子之间的故事,我们试试把它们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只要我们按照这张图把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清楚,就能变成一段好听的故事。
(二)讲述图片2,引导幼儿在图标的提示下获得完整讲述的能力。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帮助幼儿看懂故事情节。
师:(出示图2)就在狮子打算美餐一顿的时候,谁出现了?兔子怎么样?狮子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引导幼儿迁移运用图1的.讲述经验。
(1)将图标中的发现兔子换成鹿,并提示讲述方法。
师:正在狮子打算美餐一顿的时候,狮子发现了谁?兔子怎么样?狮子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2)幼儿自主尝试讲述。
(三)讲述图片3、4、5、6,引导幼儿在巩固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基础上连续讲述三到四个情节。
1、教师出示图标,提出讲述任务,提示讲述方法。
师:(出示图3—6)接下来狮子做了什么?兔子和鹿怎样了?最后狮子的结果是什么?狮子心里会怎么想?请你试着按照狮子做了什么、兔子和鹿怎样了、狮子的心里怎么想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2、幼儿尝试按照图标独立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间、幼儿间相互讲述。
4。教师鼓励个别幼儿为小朋友讲述。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示范完整讲述故事,提高幼儿讲述水平。
2、请幼儿给故事起个名字。
活动总结
活动的开始环节,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此次故事里的主人公,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看图讲述、看着图去说。图是静止的,但事情的发生是动态的。幼儿通过看图,开始往往只能讲出表面、简单的情节。在开展叙事性讲述活动时,幼儿首先要理解讲述的主题与内容,为语言表达做好经验准备。
通常幼儿观察图片都比较零散,在一幅画的讲述时,我通过连贯提问的方式,根据图标和事件发生的顺序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引导幼儿对语言进行构思,连贯的串联起来。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能够借助凭借物,在看图讲述的活动中用完整的语言将事件发展的顺序讲述出来,获得初步的讲述经验。在一日生活中,我也会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将看图讲述的方法内化,用在今后更多的语言活动中。
狮子和鹿的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这一单元已学课文,想想课文给自己哪些启发。
2、根据课文插图制作活动挂图:丛林、池塘为背景,另外用纸画一只鹿并剪下来。
3、抄录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的小黑板。
一、形象揭题,展开联想
1、教师在黑板上贴好背景图,语言渲染: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边板书课题边描述)有狮子,有鹿。(贴图)
2、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小结激趣。狮子凶猛,鹿很美丽,这个大家都已知道。不过,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了。
二、自主读书,领悟道理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一些生字新词的意思。
2、学生互相提醒注意易读错的字词,汇报对本课生字新词的理解和理解方法。教师及时点拨小结,如鼓励大家用看图、换词方法理解“匀称”;用联系近义词和上下文来理解“抱怨”。
3、学生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音准、句通、文顺”,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记号。
4、学生再次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
5、教师出示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两段课文。可以和四人小组讨论读;可以把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座听;可以和好朋友一人读一句交替读。
6、全班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体会的?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三、前后联系,延伸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陶罐和铁罐》带给大家的启示。
2、学生分析、比较《陶罐和铁罐》与《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可以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可以有感情朗读课文;可以比较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异同。
狮子和鹿的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这篇看图学文,有三幅图画。一幅大图是卢沟桥一侧的全景,可以看出卢沟桥的栏杆间有许多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两幅小图是两根柱子上狮子的特写,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课文着重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通过查找资料,使学生了解“七七事变”的大致经过,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形态各异的特点。通过查找资料,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构想
要求学生回家从资料或父母口中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全过程,有条件可查找卢沟桥始建的资料。课上检查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围绕“思考、练习1”进一步自学,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还要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充分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体会省略号的用法,从中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结合8月日首相小泉参拜神社事件,教育学生要爱国,要爱和平,要振兴中华。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内容
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
1、指名介绍卢沟桥及其故事、历史意义,读文,学习生字读音
2、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
1、看全景图: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2、看分图: 第二图:这些狮子栩栩如生,个个雄壮威武,非常可爱。
第三图: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
3、说说看完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新词,说说自然段段意
2、结合图画,自由读读课文,后同桌间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
四、学习新字词
1、读准字音。(铺、雕、歇、概、侵、抗)
2、记清字形。(歇、概、侵)
3、理解词义:
(歇后语、联拱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
五、看图,后想图读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文分段
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
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长度、建筑年代)
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
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2)读排比句,感受其句式起伏,领略其表达作用
3) 多媒体出示荷花图,说说荷花的形态及自己的想象
4) 练习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将同学们刚才的话连起来说说,其余同学作好记录。
5)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了解段意。
(2)了解“七七事变”。
四、总结课文
1、说说喜欢卢沟桥的狮子的原因。
2、看图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狮子和鹿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简单复述主要情节。
2.了解公共场所的基本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
一、游戏
玩“木头人”游戏,知道坚持规则才能成功。
来,孩子们,我们一起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吧,你们玩过吗?谁来说说游戏规则有哪些?(不能动)哪里不能动?(全身都不能动)
对,游戏规则就是全身都不能动,谁能坚持30秒就可以赢得胜利。好,那我们来请一位小裁判,如果你发现谁违反规则了,就请他回到小椅子上休息,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1.2.3.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
1.幼儿自由玩木头人的游戏。赢了的小朋友击掌,输了的小朋友也不要气馁,继续加油哦,我们来问问赢了的小朋友你们为什么赢了?(没有动)因为你们遵守了游戏规则,所以才赢得了比赛——知道遵守规则才能赢。如果规则再难一点,还能赢得胜利吗?
2.这次我们分成两队,一队和二队,每队8个小朋友,自由组合,请小朋友面对面站好,这次的游戏规则是:全队所有的小朋友坚持不动30秒就能获得胜利,记住是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动,如果你们队有一个小朋友违反了游戏规则,那你们队就输了,明白了吗?好,游戏开始:123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
你们都赢了,真厉害,(对不起,一队的小朋友因为有一个小朋友违反了游戏规则,所以你们失败了,不过失败了不要气馁,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好吗?)赢了的小朋友击掌,请赢了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获得胜利的?(我们都没动)
小结:哦,要每个人都遵守规则,才能成功。
不光在游戏里需要遵守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遵守规则,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特别的狮子,为什么特别呢,因为他出现在图书馆里,你们见过在图书馆的`狮子吗?(没有)我也没见过,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图书馆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二、分段讲述故事
阅读故事第一段,p6提问:
1.麦小姐为什么一开始说别管他,之后又要警告狮子?
因为一开始狮子遵守规定,后来狮子大声吼叫违反了规定。
2.p7-p9,狮子现在在图书馆表现怎么样?
小结:现在他是一只遵守图书馆规则的狮子。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书馆的规则有哪些吗?
(安静,怎么样安静?轻声说话,轻声走路,垃圾丢到垃圾桶里,要注意环保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要爱护图书,看完书后放回原位)
小结:这么多的规则都需要我们遵守,只有我们每个人都遵守了规则,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而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规则,有哪位小朋友能起来说一说你在幼儿园里需要遵守的规则?(要排队、不大声喧哗、)哇,原来我们的幼儿园也需要遵守这么多的规则呀。
三、那除了幼儿园和图书馆的规则,你还知道在哪些公共场所需要遵守规则?遵守哪些规则?请小朋友起来说一说。
(乘公共汽车规则,排队上车,不在车上抽烟,不把头伸出窗外;饭店规则:不到处乱跑,节约粮食,不乱丢垃圾,长辈先入座)
总结:你们知道这么多的公共场所的规则,真棒,可见我们的生活真的是处处需要规则。
今天老师挑选了几个公共场所,请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并为这些公共场所制定相应的规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认识四个公共场所)
要求:待会我们分成四组,小朋友自由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公共场所,然后一起讨论一下这个场所都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讨论好后,请每个小朋友选一个规则画在纸上,画完后贴到黑板上,贴完后搬起你的小椅子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好,然后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组都制定了哪些规则,你们觉得需要几分钟来完成这个任务?(10分钟,还需要10分钟吗?大班小朋友是不是有点太长了。五分钟,好,就五分钟)
电影院的规则是哪个小组制定的呀?请你们商量一下,推选一个小朋友上前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电影院:不大声喧哗,对号入座,不抽烟,不接打电话)
哇,你们组为电影院制定了四个规则,你们觉得他们制定的好吗?(好)掌声鼓励一下。
总结:这么多公共场所需要遵守规则,你们都能够遵守吗?不光你们自己要遵守,还要提醒别人共同遵守我们才能拥有安全、健康的公共环境。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遵守规则,比如,我们在马路上没有遵守交通规则,会发生什么呢?(交通拥挤,发生交通事故)如果不遵守规则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呀。但是呢,有一些特别的情况,即使是违反了规则也是可以的。
四、继续讲述故事
1.p10-14为什么狮子要走呢。你认为应该让狮子走吗?
麦小姐摔倒了,为了通知马彬先生违反了规则
2.讲述p15-20,提问:1.为什么第二天狮子没来图书馆?
马彬先生说了什么让狮子又回到了图书馆?
他说图书馆有了新规定,有正当理由譬如帮助受伤的朋友在图书馆是可以吼叫的。
总结: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规则都需要遵守,但是就像狮子一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需要特别对待得,回去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有哪些情况需要特殊对待,用你的方式记录下来,明天我们在一起讨论一下。
狮子和鹿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字13个,写字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3、读懂课文,理解狮子与兔子对话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2.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狮子和兔子)大家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课文,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师板书:狮子和兔子)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生评。
3、纠正字音:痒、蹲、羞、纵
4、出示卡片,认读词语:
讨厌 提醒 解决 一群 咬他 蹲在 凭着 脾气
笑嘻嘻 又疼又痒 筋疲力尽 恼羞成怒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呢?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相关的句子。介绍。
从前有一只狮子,他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
2.自由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生谈不同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他心情怎样?
2.交流:又疼又痒的感受
3.自由读3自然段,找出描写狮子动作的词,生边读边做动作,体会狮子此刻的心情。
4.从狮子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此时的狮子的心情怎么样?
5.交流,板书:赶不走。你什么时候有过筋疲力尽的`感觉?读词:筋疲力尽。指导读文
(三)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指名读文,思考:
①.他的伙伴小兔看见了,蹲在一边干什么?他笑什么?
②.狮子见小兔在笑,有什么反应?理解恼羞成怒恼什么?羞什么?怎么怒的?请生读狮子的话?
2.交流:兔子为他出了什么主意?
3.分角色读文。
四.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
1.学生自由读文,想象:
①一句话提醒了狮子狮子这时想什么?
②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狮子又怎么想?他会是怎样的神情?
③兔子说: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什么意思?那怎样才能解决问题?
④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把狮子身上的红蚂蚁去掉?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3.全班交流,师点拨
五.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学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向兔子学些什么?(生交流:这篇课文说明了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兔子很聪明,能帮朋友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把想象的内容说成完整的句子,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狮子 和 兔子
赶不走 笑
冲走了 提醒
动脑筋
狮子和鹿的教案篇8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狮子鹿角池塘倒映
欣赏匀称别致配得上
传说哎呀叹气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鹿最喜欢的角是如何让它差点儿送命,最嫌弃的腿是如何让它逃出生天的。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鹿是怎样称赞自己的角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体会上述语句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鹿角的美丽精致,“多么……多么”的句式加强语气,强调了鹿的美丽,表现了鹿惊喜兴奋的心情。
用“多么……多么……”造句
示例: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
3、赏完自己的角后,鹿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腿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4、比较表达效果。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教师点拨:
反问又叫反诘、诘问、激问,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用问句形式表示对事物的判断,具有语气坚定、感情强烈、气势逼人的特点。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反问这种说法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通过反问表达出鹿认为自己的腿完全配不上美丽的角,凸显了鹿对自己难看的腿的不满。
5、阅读第6自然段,看看鹿的角和腿在面临危险时都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腿:“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角:“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6、“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你从鹿的感叹中学会了什么道理?
明确:美丽的角也有不足,难看的腿却有大用处。我们应该全面看待事物,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追求事物的实用价值。
7、有人说这篇课文题目是《狮子和鹿》,但大部分篇幅只是在描写鹿,应该把题目改成《鹿》。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明确: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虽然课文的许多篇幅只是在写鹿,但是“狮子追赶鹿”是故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狮子在鹿前后态度转变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了被狮子追赶的危险,鹿才终于对自己的角和腿有了正确的认识。所以课文题目不应该改成《鹿》。
8、有同学学完本课后,说:“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你赞成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我不赞成他的说法。美丽的鹿角也不是一无是处。当鹿遭遇危险时,鹿角是它用来自卫的武器,鹿角还是一味中药材,对人大有好处。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不能完全忽视任何一方。
9、将本课与我们学习的上一篇课文《陶罐和铁罐》对比一下,想一想:两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
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狮子和鹿》将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态度作对比;《陶罐和铁罐》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多年之前和多年之后二者的结局作对比。
②寓意都是教育人们要全面看待事物。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课文里鹿的遭遇真是惊险!鹿最后的感叹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通过本课和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要怎样看待事物,对待他人了吗?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看待它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受到蒙蔽,才能清晰、准确地认识事物。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