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范文网 >教学计划

猫优秀教案优秀6篇

很多人在制定教案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反馈的重视,在制定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际需求,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猫优秀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猫优秀教案优秀6篇

猫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过去”等词语。

2、理解描写心理活动的重点句,通过学习,感受穷人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体会心理描写作用,仿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阅读理解桑娜描写心理活动的重点句,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和善良本性是本文重点:

⑴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⑵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⑶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仿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是这篇课文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1、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启发学生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来解决重点。

2、采用借鉴、迁移的方法解决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穷人》,认识了(板书):桑娜、西蒙、渔夫。深切地从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读懂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老百姓穷苦的生活。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生活的极度贫穷并不能掩盖灵魂的高尚。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走进穷人的灵魂。

二、再读,探究领悟

1、继续自由读书,找出文中描写他们灵魂高尚的语句。

2、引导交流汇报:注意抓住这些句子进行评析:

⑴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⑵ 她忐忑不安得想:“它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他来了吗?……不,还没有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⑶ “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恩,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3、引导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4、指导朗读,再现桑娜与渔夫的心理过程,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

三、导写,领悟写法

引导欣赏大作家描写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的写法,小组讨论后回答(学生说、教师随时引导):

一是要有情境,即发生什么事之后,产生了想法。

二是有想法。“有想法”又分为两个层次:

1、想法复杂,又这样想又那样想。

2、最后拿定主意。

三是合理使用省略号,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仿写一片段。

练习设计:第一次偷……第一次想……

四、总结,拓展积累

1、总结。

2、积累好词,好句。

3、以“桑娜拉开了帐子……”为话题续写《穷人》。

猫优秀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古诗《静夜思》是小学一年语文中的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同学们对这首古诗都非常的熟悉,也十分适合少年儿童歌唱,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用听唱的方法来学习歌曲,逐步体验并理解诗歌的意境;

2、在演唱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识谱视唱能力,并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吟唱古诗词。

3、能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养成自主学习歌曲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歌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背古诗吗?你都会背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吧。

(生尽情展示)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评价。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讲述着一种心情、一个古诗、甚至是一段历史。同学们那你知道哪些古诗是描绘思念家乡及亲人的吗?(引入《静夜思》)

二、歌曲教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静夜思》。(出示歌片)

1.解决歌片中出现的.音乐知识。

2.播放歌曲,聆听可以随音乐动起来。初步了解歌曲。

3.看曲谱听歌曲,从心里跟唱。

4.再听歌曲,小声的跟唱。

5.听歌曲,大声的跟唱。

6.教师弹琴共同演唱,及时纠正唱的不准的地方;并强调演唱姿势。

7.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延伸:

?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那课前我们也背了很多的五言绝句,那你能换一下歌词唱其他的古诗吗?

学生视唱其他古诗,教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四、总结:

我国古代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浓缩着文人的智慧,闪耀着历史的光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让我们用歌唱的方法去学会更多的古诗。

猫优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不同的动作及猫与老鼠角色的变化。

2、借助观察的经验,尝试根据歌词内容创编不同的老鼠动作造型,在教师动作的提示下,有节奏地做老鼠跑、吃米等动作。

3、在教师的提醒下知道遵守游戏规则:扮演老鼠时,蹲下后不随便移动,等大家唱完最后一句时,才能跑回座位。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观察过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并用动作表现过他们的造型。

2、幼儿用书:《猫和老鼠》。

3、猫和老鼠的头饰各一个。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回忆原有了解老鼠的造型。

1、幼儿回忆以往观察的经验,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老鼠的造型。

2、教师反馈幼儿的`典型动作,引导幼儿用手部动作和身体的屈伸,来表现老鼠跑、吃米、睡觉。

二、幼儿听音乐,跟随教师边唱歌边学习表演2―3遍,并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不同的动作。

1、引起幼儿对歌词内容的关注。

教师:小老鼠出去干什么?让我们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2、提问歌词内容教师:小老鼠跑出去干什么呢?应该唱快些还是唱慢些?吃完米干什么?应该唱快些还是唱慢些?让我们大家唱一唱。

3、教师唱歌曲,同时带幼儿边唱歌边表演。引导幼儿用创编的动作表现歌词内容。

三、启发幼儿猜测第四段歌词并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

教师出示猫图片,启发幼儿猜测歌词并学习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

四、一起来表演。

活动反思: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猫捉老鼠》一共分为四段,除了歌词有所变化外,其余的节奏和速度上没有变化,而且整个歌曲特别的紧凑,速度也很快,作为一个小班游戏课,是比较难的。于是我大胆创新内容,在保证原有音乐元素不变的前提下,将音乐设计成了几个分开段落,分别是老鼠跑、吃东西、还有猫来了三个段落,为了使音乐更生动,我在《猫来了》的前面加上了歌剧中的一段猫叫,并且让配班老师扮演老猫,使游戏更加的逼真,形象,最大限度的调到了幼儿的积极性,启发了孩子的兴趣。

猫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4.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搜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介绍、展示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2、 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作业超市

1、 抄写生字词。

2、 感情朗读课文。

3、 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理解、讨论的基础上懂得: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

1.默读课文,圈点思考。

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2.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3.自由读文。

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4.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师筛选出问题:作者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

5.读读议议,释疑。

(1)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a、讨论句意: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b、指导朗读:讨论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

c、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鼓励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2)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

a、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

b、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以及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d、指导朗读。

(3)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三、分角色朗读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分角色朗读课文,更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在朗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在谈生活感受中加深理解。】

五、提示综合性学习

最近你们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下来了吗?记了哪一些,和同学交流交流,要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还要注意及时地整理自己记录的材料。

六、作业超市

1、 抄写课文第2自然段。

2、 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

猫优秀教案篇5

丰碑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经营、丰碑”等。

2、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教学切入点:“丰碑”的表面意思是什么?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

阅读切入点;文章哪些地方你深深的感动了,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课时: 2

板书设计

8、丰碑

老军需处长

一心为公 舍己为人

按思想感情发展的变化顺序记叙,抓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描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课后老师先板书一个“碑”字,让学生组词。再板书一个“丰”字,让学生据词定义(多,丰富;大;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的?相信同学们通过朗读,自己能够明白。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

2、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

伍 坨 啸 劣 酷 袭 僵 倚 秃 塑 豹 覆 莹

特别注意:啸 (xiào ) 劣(liè) 塑( sù )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纠正读音。

4、谁说说课文所讲的`“丰碑”是什么,课文什么地方点明了?

(课文讲的“丰碑”是一位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

三、理解教材

1、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研究。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作一座丰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2、同样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有什么相似之处?(画批在书旁)

4、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处,按4人小组进行交流。

5、在全班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了解了故事发生在战争时代,一支队伍艰难地行进在白雪皑皑的云中山中。那里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边说边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座巍峨的雪山,同时播放北风呼啸的录音)

二、研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回忆我们上节课质疑的问题。

2、你们认为军需处长和丰碑之间,第一点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第一个相似点: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形象)

(1)怎样读,才能把“ 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表现出来?各自练习朗读。

(2)你们觉得第7自然段,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指名读。

(3)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请你再读一读。

(4)再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们认为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第二个相似点: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精神)

从课文7、8、11自然段的联系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作为军需处长就是负责办理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等物资的领导,然而他却把所有的棉衣分发给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冬天雪地中冻僵了,所以军需处长具有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互换角色,体会情感,自由表达。

1、如果你此时身在云中山中,身为军需处长,你会怎样想?

(我可能会犹豫,虽然我从心里也愿意给战士们棉衣,但寒冷的滋味太难受了;我将毫不犹豫的像老战士那样,把棉衣让给别人;我想如果能和战士伙着穿,你穿一会,我穿一会,既可以保全生命,有可以关心战士。)

2、现在你就是军长,面对这样一位衣着单薄的被冻僵的老战士,你能想到什么?会怎么说?朗读描写军长的句子。(让学生置身情境去体会文中的角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进一步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1、课文既然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课文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品质,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篇幅写将军情感的变化?)

2、请同学们默读画出将军情感变化的句子。

3、读一读你们画的句子。

4、在什么情况下,将军的情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我们进行对读。(先师生对读,再生生对读)对读中,你们体会到将军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

点拨:起初将军担心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能否禁得住严峻的考验,后来,他为什么变得信心十足,坚定不移?(虽然环境恶劣、装备很差,但是又像军需处长这种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的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因此将军信心十足,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走进了漫天的风雪之中)把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句子多读几遍来体会感情。

五、小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谁说说你在写作方法上学到了什么?背诵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猫优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逐渐懂得留意和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活动乐趣。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教师贴好牛奶杯的作画卡纸,废旧纸张、双面胶、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空的牛奶杯,问:小朋友觉得它可以做什么用?再出示被剪成一半的牛奶杯,问小朋友:觉得像什么?先肯定小朋友的各种想法(为课后的作业布置埋下伏笔),再引出今天要做的课题--牛奶杯变花瓶。

二、讲解示范。

分发教师已贴好的牛奶杯的卡纸(中班的'孩子贴的是完整的杯形。大班的孩子贴的是杯子的一小部分,由孩子自己把杯子补充完整)和废旧纸张、讲解要补充的地方示范揉纸、撕纸成花以及贴的动作。

三、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自己选择喜欢的废旧纸张(旧书、广告宣传单等)揉成团或撕成片后粘在合适的位置,数量和位置由小朋友们自己决定。

2、花朵粘好后,再用记号笔画出花枝、叶子。

3、最后引导小朋友大胆添加合适的背景。

【活动总结】

完成后,分享各组小朋友的作品。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牛奶杯做花瓶,但是牛奶杯还有好多用途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再想一想,它还可以做什么用呢?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一做,也可以把想法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学生实验的操作的热情非常的高,但是在实验的操作上有一些不规范。个别的同学在向牛奶中加入各种物质的时候,在老师要求每次只加入一种的情况,还是加入各种物质。这样现象观察不到,因此需要要求同学积极的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小百科: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乳蛋白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乳脂肪多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极易被人体吸收;钾、磷、钙等矿物质配比合理,易于人体吸收。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老鼠画猫大班音乐教案6篇

郑振铎的猫教案6篇

小学猫教案模板7篇

小学猫教案通用8篇

小学猫教案5篇

猫教案模板通用8篇

猫教案模板5篇

小班美术小花猫教案8篇

猫教案模板最新7篇

水墨画猫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655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