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范文网 >教学计划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出色的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写教案其实就是备课的过程,一定要认真对待,高中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计数

①在前面的双色片下面出示“”

问:这是什么意思?你看懂了吗?

②根据实际结果,与学生一起将数字填入空格。

③师:我们的小伙伴手中也有一些双色片,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记录他们手中的红、

蓝片各有几片吗?

出示书本第16页第1题,前两个小题集体讨论完成;中间两小题以同桌两人互讲悄悄话的形式完成;最后两小题独立完成,全班用拍手的次数来表示答案。

(2)操作(摆双色片)

师告诉学生要拿出的双色片的个数,由每位学生自己决定红、蓝片的个数。练习说话:我将()片双色片分拆成()片红色的和()片蓝色的。(此练习在教师示范后可请同桌两人合作进行。)

2、掷双色片(5片)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确定与记录红、蓝片个数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做个“掷双色片”的游戏。(板书:在“双色片”前添上“掷”)

(1)教师示范

①操作:拿出5片双色片,放入标有“5”的杯子里。摇动杯子后,倒扣在实物投影仪上(如:2 3 )。

②记录:出示“工作表”

根据掷得的结果先将圆片涂色,再用红、蓝“︱”表示。

(2)学生操作(小组合作)

①宣布合作要求:每组4人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掷双色片,一人负责根据结果涂色,一人负责用红、蓝“︱”表示,还有一人负责监督。大家轮流。

②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各组汇报操作结果,师板演结果。(若有个别结果在学生操作时没有出现,可请学生想象:再操作几次,还可能有什么结果,该怎样记录?)

(4)讨论;什么情况经常出现?什么情况很少出现?

(5)小结:掷5片双色片,会出现6种情况,1红

4蓝、4蓝1红、2红3蓝、3蓝2红这些情况经常出现,而5片全蓝或5片全红的情况就很少出现。有的小组掷了好多次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每一次掷出的结果都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叫“随机”。我们平时掷骰子,出现的数字也是随机的。

(6)讨论:这些结果如何排列更整齐,利于统计?

结论:可将一种颜色的双色片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而另一种颜色双色片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7)师按照学生讨论的结果重新展示工作表。

3、再掷双色片(7片)

(1)请学生猜测掷7片双色片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师用双色片或磁性贴展示学生猜测的情况(有规律地排列)(见练习册)。

(3)每个学生独立验证大家猜测的情况,并用“︱”记录在练习册表内相应的位置上(师可先示范)。

(4)小结:掷7片双色片会出现8中可能,而每一种可能都是随机的。7片全红或全蓝很少出现。

三、学写数字

师:刚才我们用双色片学到了不少的本领,下面我们还要来学写数字。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写哪两个数字?(8和9)

(1)学写数字“8”

①师先请学生数一数书本17页下面的那朵花共有几片花瓣?(8片)

师:8片花瓣我们就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②师示范写“8”,并讲述书写要点。

③学生书空描写。

④在“田”字格上学写。

(2)学写数字“9”

(方法同上)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双色片伴随我们一起学会了许多新本领,大家的表现都很好。回家后把你今天的收获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

教学目标 :

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标的'排列规律,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利用口诀进行熟练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建立本单元知识系统,巩固知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内容?

学生小组回忆交流,然后在班内汇报。

2.教师小结,并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体验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空表,组织学生回忆归纳,把口诀填入表中。

2.读表中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表中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学生从横看、竖看、斜看等几方面尽可能的观察仔细、全面。然后进行小组内交流。

1.学生分组摆乘法算式卡片,摆成一个有规律的表。并把本组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2.出示第65页第2题图,学生观察图,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图中每个小朋友手里还拿着一朵花。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帮助小动物找家。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示数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可以使学生感知1~5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通过数数、画画、写写等活动,加深学生对1~5各数实际意义的认识,提高写数、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认识1~5,会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习兴趣,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屏幕出示:猴子5只、斑马3匹、熊猫1只、鸵鸟2只、孔雀、4只),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

数清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摆圆片)

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物的只数的、(学生小组内讨论)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几只、(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摆出相应的圆片,学生边说边摆,全班进行简单的评价。)

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认识1~5。

[评:教师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引入,创设了儿童喜欢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操作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提问:你能根据所摆圆片的个数,从你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 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得是否正确,请每组的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拨一拨。

讲述:小朋友们摆得很正确,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伴——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1个珠子)

提问:我在计数器上拨了几个珠子、(1个)又添了几个、(1个)现在是几、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4添上1是几、

下面请大家在自己的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再从5拨到1,好吗、(学生拨珠,边拨边说)

如果任意给你一张数字卡片,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吗、、、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5、2、4、1,学生一起操作)

谈话:像老师一样,一个小朋友出示卡片,组内的其他小朋友来拨一拨。(学生组内进行拨数活动)

3、写一写。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自己先来试一试,把这些数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看谁写得、最好。、

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教师示范书写1~5,重点指导写5,第2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写横,注意要平。学生练习书写。(学生重点练习书写数字5,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说一说。

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

随着学生想到的事物,屏幕出现实物图。

场景图:看,那是几路公共汽车、(2路)

丁丁家住几号楼几单元、(4号楼3单元)

[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操作,初步感知1~5这几个数,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在写一写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写数水平上,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数,然后再重点讲解,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针对性强。同时,教师给了学生自主交流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三、巩固新知

1、小朋友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日吗、

教师节这天,小朋友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看!(屏幕出现庆祝教师节图)

提问:仔细观察,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哪位同学能用数说说你所看到的事物、(1个男孩拉琴,3个女孩跳舞,4个不同颜色的气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学生所指的事物旁,依次出现数1、2、3、4、5……

2、抢答:看图说数。

出示图:3根黄瓜,5个西红柿,2段藕,4个萝卜,1棵、白菜、。(随着实物图的不断出现,学生站起来说数,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3、猜数游戏。

(1)2后面的数是几、

(2)3和5之间的数是几、

(3)4前面的数是几、

你们也可以与同桌互相玩一玩猜谜的游戏。

4、你们爱吃水果吗、

屏幕出现水果图:1个西瓜,2个菠萝,3个梨,4个草莓,5个香蕉。 这些水果分别有几个、

5、出示花瓶图。

在这幅图中,每个花瓶里都缺少几朵花,用水彩笔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画完后,用实物投影将图画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评:练习设计形式新颖,层次清楚。特别是第3题猜数的游戏,实际是对今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学生练习时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总评]

本节课的设计重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大量的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完1~5各数之后,教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实例。此时,教师又将与1~5有联系的生活中常见的几楼几单元等实例呈现给学生,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与这五个数有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分与合。

2、复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在实际应用的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

教学对策:通过分类练习,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

7可以分成几和几?请你按顺序说一说。

学生自己填写。

交流:

7可以分成1和6

7可以分成2和5

7可以分成3和4

7可以分成4和3

7可以分成5和2

7可以分成6和1

巩固:10可以分成几和几。

做手指游戏。

修改:组织学生同桌两人进行对口令游戏。

二、口算。

学生自己计算。

交流答案。

三、在()里填上大于、小于、等于。

指点:要先计算,再比较。

学生做题。

交流:

四、同数写算式。

学生自己写,

写后交流。

五、看图写算式。

观察第一张图,你发现了什么?

总共有17枝铅笔。

右边有7枝。

求什么呢?

求左边的盒子里有几枝?

怎么列算式?

17-7=10

完成其余各题。

六、解决问题。

1、填表格

红旗

风车

原来有

14面

17个

送给幼儿园

4面

10个

还剩

( )面

( )个

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红旗原来有14面,送给幼儿园4面,还剩几面?

求还剩几面怎么列算式?

14-4=10

学生自己把表格填好。

2、应用题。

1)书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4个,一共有多少只?

2)原来有19只,卖掉了9只,还剩多少只?

3)红萝卜和白萝卜一共有8个,红萝卜有0个,白萝卜有几个?

4)原来幼只帆船,又开来了3只,现在有多少只?

5)树上有4只猴子,树下由只猴子,请你写出4道算式。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板书设计:

分类复习

3+4=7

4+3=7

7-3=4

7-4=3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①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两步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②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p24的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寻找数学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你们看,这些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在这个游乐园里,小朋友们参加了哪些活动?

2、引导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交流数学问题:学生四人小组活动,交流各自发现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质疑:刚刚在小组活动时,老师发现根据两个信息提出的问题,小朋友很快就解决了,可是有一些小朋友根据看木偶戏这一情境提出的问题却难倒了很多小朋友,那到底是什么数学问题呢?一起来看看。

二、探究加、减法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看木偶戏的情境图。

谈话:从图上,你找到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把三个信息板书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1)应该怎样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教师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出来。

①22+13=35(人)②22-6=16(人)③13-6=7(人)

35-6=29(人)16+13=29(人)22+7=29(人)

④22+13-6=29(人)⑤22-6+13=29(人)

学生说每一种方法的想法。

(4)观察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了解前三种是分步列式而后两种是综合式。①和④想法一样,②和⑤想法一样。前三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但想法是不同的。

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解决方法,这种方法是什么?(同桌互相交流)

3、小结:你发现今天所解决的问题和以前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三、练一练,进一步巩固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1、p6第1题。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信息和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集体订正(学生说想法)

2、p7第4题。

(出示表格)了解表格每一栏表示的意思。

求中国队的总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要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下面几题,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能在生活中寻找到这样的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来考同学吗?请把这星期寻找到的问题整理到数学银行里。

[课后反思]

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采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地理解、分析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思路,初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课堂上老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7篇

沪教版七数学下册教学计划8篇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5篇

沪教版八年级教学计划7篇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

沪教版八年级教学计划精选6篇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教学计划8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苏教版5篇

湘教版一年级教学计划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276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