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范文网 >教学计划

礼仪请的教案推荐5篇

准备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应变能力,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礼仪请的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礼仪请的教案推荐5篇

礼仪请的教案篇1

教学设想: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而中华民族有传统美德,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可同现代文明相结合寻求指导理论,教育中可进行爱惜劳动成果,诚实、勤劳等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围餐,让幼儿认识中国的饮宴礼仪,认识围餐的上菜顺序。

2、在进餐过程中实践所学的礼仪,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让家长配合,在家进餐时也让幼儿“练习”,让幼儿在习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过程:

一、进餐前,介绍中国传统的饮宴礼仪。

1、介绍上菜的顺序。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水果-爽口,消腻

2、讲解进餐礼仪。

(1)、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2)、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使用筷子不能交叉;夹菜应先拣离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夹菜时不要在碗碟里乱翻找。

(3)、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4)、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

(5)、汤和食物如果太热,不可用嘴吹。等汤和食物凉了,才去吃。

二、进行围餐,在进餐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指导。

三、进餐后,教师奖励做得好的幼儿,让他们在以后的进餐中也能有更好的礼仪。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进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礼仪,如进餐时不讲话,不能边吃边做其他的事,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后再离开餐桌。 正确使用餐具,爱护卫生,进餐时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洁,进餐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并及时进行漱口和擦嘴。

礼仪请的教案篇2

教学形式:

团体或小组教学。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

活动目标:

知道归还物品时应有的礼仪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

核心要素:

他人物要爱护及时还不拖延物归还表谢意双手递要牢记

活动准备:

书、画笔等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你们听听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二)关键步骤: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故事里都有些谁?他们在干什么?

1、教师请两个幼儿表演故事中的情景

2、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故事中明明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分组讨论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明明的做法是不对的,他不应该用扔的方式还别人东西,这样做对借他东西的小朋友很不尊重,而且有的东西是容易摔坏的,所以明明的作法极为不对。正确的做法是:他应该走过去,双手托着书还给借他书的小朋友,然后还要有礼貌地向对方说“谢谢”。

活动延伸:教师请小朋友表演情景小剧《正确归还物品》

可以请幼儿分组表演,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自编归还物品的情景小品

家园互动:

1、请家长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即使借孩子的东西,归还时也要说谢谢,给幼儿做榜样

2、引导幼儿在归还物品时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

礼仪请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进一步了解六一节是国际儿童节,使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

2、幼儿能发音清楚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3、初步学会和同伴一起愉快的庆祝自己的节日。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朋友庆祝六一节的画册;欢快的乐曲;

活动过程:

1、出示画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

“今天上午,小朋友一起制作了6 本《我想怎样过六一节》的画册,那么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过六一儿童节吗?”

2、欣赏儿歌:《“六一”到》

“今天老师个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六一到》听听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

告诉幼儿儿歌名称,和幼儿一起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欣赏儿歌《六一到》(配乐和图片进行诗朗诵)

提问:“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幼儿运用诗歌里的语言进行描述)

3、幼儿学习儿歌《“六一”到》

①教师分句教授,注意引导幼儿吐字清楚和发音正确;

②请个别幼儿朗诵,教师适当提示;

③集体不同形式朗诵儿歌,注意有表情的朗诵。

礼仪请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知道不同类型手势的不同用途。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怎样与人打招呼的?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萌猫小分队是怎么和鸭子、孔雀打招呼的?

故事总结:萌猫小分队的三只小猫在向鸭子、孔雀和儒灵童打招呼时,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手势,闹出了一些笑话。我们平时一般是以挥手、点头向对方问好。小朋友可要记得用合适的手势向其他人问好,这样才不会向小猫们一样闹出笑话。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会使用不同的手势表礼仪吗?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有哪些手势是表示礼仪的?

(2)儒灵童教会宝宝哪些手势礼仪?

(3)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会使用哪些手势礼仪?请你做一做。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动画片中孔子老师的手势表示尊重他人的礼仪行为,小朋友们要学会正确使用手势:比如:问好可以用握手、拥抱等方式。向别人道别可以用挥手的方式。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也是一种礼仪的表现,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好孩子的做法。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上课的时候用举手示意老师你知道正确的答案,在请其他人做某件事的时候用请的手势,这样会增加别人对你的喜爱。正确的使用手势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小朋友们也要学会正确的运用手势。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手势语目的:使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手势。

规则:

1、教师出示常见的几种手势图片,表示夸奖、胜利、ok、停止的手势图片。

2、请幼儿说一说这些手势的不同含义,并进行模仿。

3、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幼儿分别做出不同的手势。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使用基本手势。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活动反思:

残疾人的世界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世界,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每个人应有关爱他人的责任意识。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尤为重要。在此活动中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的.动作让孩子有了聋哑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并一步引导孩子时残疾人产生同情和爱心,知道关心帮助残疾人,感受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较好,由于孩子经常缺乏对于老师的问题体现想说而不敢说。

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调动孩子,应该帮助他人的责任意识。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会进一步发扬优势,改正不足不断的训练和积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礼仪请的教案篇5

基础目标:

教会学生正确的接打电话的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接打电话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了解日常工作中接打电话的优点、原则。提高目标:掌握接打电话应注意的事项,学会文明、准确的通话。教学过程:

一、以教师接电话,对方打错了导入课文。教师讲述刚接到的错打电话的内容。

二、揭示课题《接打电话》

提问:我们同学平时接打电话有没有这样的错误?学生先谈,教师评析。别看小小的接打电话,要想没有错误,还不容易呢?不信,你来试试!让两组学生上台表演接打电话,师生共同评析。

三、教师讲述案例,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四、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接打好电话呢?

1、接打电话注意事项

为了达到办事目的,在通话时应当注意以下具体事项:

(1)应当熟悉通话知识,熟记有关部门的电话号码。

(2)通话时,不论发话或接听,必先问清对方所属部门和姓名,然后再谈话。如问不清对方是哪个部门,通话人是谁,就容易出错。事后如有查询将无法查找责任人,最好使用机关电话配置“来电显示”功能,以便检查。

(3)发话应当事先明确发话意图,收话应当听清来话意图。

(4)发话应当准确,不得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5)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回答时不得越权。

(6)重要通话除做电话记录外,还要做记事登记,以便汇报、查考。

(7)通话时要遵循保密规则,不得泄密。

2、日常生活中电话的独特优点:

(1)方便电话直接传达人的语言,不受文字、符号、距离的限制,通话双方说错了可以重说,听不明白可以询问,直到说完听清为止。

(2)迅速用文件,需要拟稿、审核、签批、印制、传递、收转、批呈等一系列环节,总得几天才能让对方看到,等到对方回复也需要一段时间。

3、接打电话的基本原则

使用普通电话通话时,由于通话人双方只说话不见面,所以,通话时的态度、语气是很容易被对方注意的;又因为受通话时间、声音的限制,所以,通话人的头脑反应要快,办事能力要强。这就要求通话双方都必须遵循“态度和蔼、头脑敏捷、语言简练、办事准确”的原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队礼仪演讲稿5篇

校园文明礼仪讲话稿5篇

小学生礼仪作文5篇

队礼仪演讲稿参考5篇

礼仪小学生作文5篇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模板5篇

队礼仪演讲稿通用5篇

讲文明礼仪演讲稿5篇

小学生礼仪操作文5篇

沟通礼仪课心得体会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841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