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范文网 >作文大全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心得体会的写作,很多人都可以提高自己对思维的锻炼,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疫情培训体会心得8篇,感谢您的参阅。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8篇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篇1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今后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篇2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宁静,扰乱了节日的祥和,面对灾难,中国人民没有害怕、更没有退缩,一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疫情防控,当前正值紧要关口,无数基层战疫工作者们,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忠诚。

疫情当前,医院成为救治患者、疫情防控的主战场,面对未知的疫情,他们没有退缩,义无反顾选择逆行: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披挂上阵;74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个小时,只为了能有更多时间研究抗病毒解决方案;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自己身患绝症,妻子感染肺炎病毒,但仍与时间赛跑抢救患者;90后年轻护士单霞为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时间,将一头长发剃成光头……因为他们,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加坚定,老百姓盼望情解除更有信心,他们誓死不退的兜底式救护,他们救治病患有我,有我必胜的铮铮誓言,如一粒粒定心丸,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健康所系、性命所托。

面对疫情的肆虐,全国各地街道(乡镇)及社区的党员干部、志愿者们纷纷放弃假日与亲人朋友的团聚,积极响应号召,克服各种困难,勇当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逆行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不分白昼地奔波于居民院落、大街小巷、商家店铺、辖区单位,一人不漏、一户不漏地走访排查、宣传科普、动员防疫、隔离保障、清洁消杀、监测体温......他们步履匆匆,不曾停歇,成为朋友圈步数排名靠前者,敲门磨破手指是常态。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动影响下,社区的党员群众也纷纷响应,各种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感人事迹层出不穷,基层人就这样用他们的勇敢担当守护着城市和乡村的安宁。

战疫的种种泪水滋养着初心,铿锵誓言见证着使命。坚如磐石的初心正在造就一批批如潮水般的战疫先锋。国有难,9千多万名党员同14亿中华儿女一道同呼吸、共命运,鏖战前行。待到春暖花开日,阴霾散尽,河山得复,我们相约武汉,共赴樱花之约。

: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篇3

本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育新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能,学科专业课等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虽然时间只有十二天,但内容却是充实的,对我们新教师来说更是终身受益。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有关教师职业专题报告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

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同时,对教师工作的基本内涵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了教师责任的重大艰巨,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要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默默耕耘。"要爱生如子",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处处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夫和业务水平,有敏捷的思维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召力。对学生要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开导的话,实在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冷淡的话,伤人的话,威胁的话。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学科专业课培训,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六认真"要求,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备课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备课中要准备三方面,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到了多少东西。不仅要求老师课时备课,还要善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上,应该懂得将教学艺术化,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懂得授课的艺术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这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

在本次培训中,还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对新教师的鼓励。

一是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

二是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

三是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

四是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弄潮儿。

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篇4

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有一些措手不及,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无人置身事外,有些父母回不了家,有些孩子上不了学,尤其是孩子的教育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常在微博与朋友圈里看到父母亲们的感叹:“每天都在家和娃斗智斗勇,我太难了!也经常有家长说我家娃“不听话”,我让他往西他偏要往东和我对着干。”

家长在这个居家教育过程中饱受煎熬。但是事情往往都有两面性,这场疫情为我们带来了培养亲子关系的绝佳时机,也是我们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一个好机会。

在偶然的一次视频聊天中,我发现原来不善言谈的侄子突然开朗了许多,主动和我聊起了每天在家中所做的事,早晨起床运动、吃早饭、写作业、阅读、练字、练琴、帮妈妈刷碗筷......我问侄子你一天能干完这么多的事情吗?侄子开心并肯定地回答,我可以的。面对侄子这段时间这么大的转变。我突然想到了这得益于我的弟媳,她知道我一直在上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程,为了让青春期的儿子变得更优秀,她也积极关注学习家庭教育这方面的课程。

傍晚时分打通了弟媳的电话,把侄子带给我的惊喜告诉了她,她说自从关注了青海妇联家庭教育课堂,我逐渐体会到,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作为家长内外兼修的过程,让自己更完善的过程,急是急不得的。这段时间正好赶上几波疫情,孩子在家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的心病,封闭在家养成了懒散的习惯怎么办?我们都坚信疫情防控最终会取得胜利,人们出行、工作和学习都会重新获得自由。但是孩子的自律习惯可不能坐等。

科学研究表明,养成一个习惯需要至少坚持21天,但是毁掉一个好习惯只需要3天,到疫情结束了才去改变,那就真的太迟了,幸亏你给我推荐了青海妇联家教课。因此弟媳把书房变课堂、把客厅当操场,创新布置学习场域,在家中和孩子共同学习。有时候也会和孩子一起听家庭教育课程,时间一长这些课程耳濡目染,也会悄悄影响孩子。

弟媳与侄子共同制定以每日时间表的方式,固定她和孩子的起床睡觉时间、学习时间、娱乐时间等,合理分配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弟媳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看到了,也感受到了有位自律的妈妈,无论是现在抗疫特殊时期,还是正常生活时期。侄子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为孩子打下坚固的地基,希望未来的侄子越来越优秀。

侄子的改变对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我触动很大,自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开启“依法带娃”时代。党和国家已经将家庭教育纳入法治轨道,疫情期间作为家长要接过学校的接力棒,继续当好孩子教育的引路人,鼓励和帮助孩子维持正常上学时的作息规律和学习状态。

我们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孩子做的事情,父母首先做到,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父母绝不去做。这都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需要家长的参与,也需要家长用智慧用耐心去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成就自己。

成长的道路没有一步是简单的,居家带娃的父母们加油!让我们一起在战胜疫情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精神世界补足钙剂,闲暇之余听一听家庭教育赋予父母和孩子的一些权利和义务,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王廷梅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篇5

7月15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边境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省上下同心,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管住边境、守好国门。普洱市及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抽调人员组成强边固防突击队,并于7月17日上午召开市级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动员会议,为即将奔赴边境一线的729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出征壮行、加油鼓劲、击鼓助威。这既是对突击队员的致敬鼓舞,也是对全市上下每一个人的鞭策,疫情防控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群体的责任,而是全市上下所有人的责任,防控是大局,无人在局外,唯有上下同心,万众一心,才能筑牢铜墙铁壁,真正打赢这场战役。

要认清形势强化责任。省委书记在全省边境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上深刻分析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他指出,云南边境疫情输入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管住边境、守好国门,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是全省最紧迫的任务、第一位的任务。阮xx强调,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边境州(市)、县(市),要认清当前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边境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全力以赴、千方百计、严防死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总书记放心、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虽然全市疫情防控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趋于正常化,但疫情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普洱具有一市连三国的区位特点,国境线长,边境情势复杂,给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更大压力、更多考验。当前全市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基础提供保障,但任何松弛懈怠麻痹的思想和情绪都会成为隐患。因此,必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不要松,不允许松。

要提高站位统一认识。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坚决打赢边境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各级党组织第一位的任务、压倒性的任务,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是在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坚持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不断巩固和拓展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边疆稳固安宁的良好局面。

要展现忠诚尽显担当。危难时刻见忠诚,危急时刻显担当。边境疫情防控是践行两个维护和检验立场、品质、能力、意志的试金石。要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打大战、打硬战、打持久战的准备,用必胜信心激燃英勇斗志;要以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担当,把各项工作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落实到位;要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同边境县乡村组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并肩作战,汇聚起上下齐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要坚决贯彻执行战时纪律,听从指挥、服从调度,严格落实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以严明的纪律集成强大的战力。

同心汇聚伟力,铸就钢铁长城。我们要发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和抗疫精神,发扬连续作战、不怕吃苦、勇于牺牲的精神,以的责任担当、最严实的纪律作风抓实抓好工作,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全力以赴死守边境,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篇6

核心阅读

3年多来,我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抗疫防疫历程,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启示,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新冠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年多来,我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抗疫防疫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抗疫,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2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要求“深入总结3年多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经验做法”。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启示,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疫情发生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抗疫,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给出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答卷,具有重要意义。

锻造了党抵御风险和驾驭复杂局面的强大能力。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之重、困难之多、挑战之大、历程之艰世所罕见。与此同时,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主动担责,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党在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锻造了抵御风险和驾驭复杂局面的强大能力。

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面对疫情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运用制度力量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有效应对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有效处置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得到充分验证,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是攻坚克难的信心之源。

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共同抵御疫情重大挑战,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为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应对危机、化解风险挑战提供了精神支撑。

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坚定不移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34个国家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这些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我国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充分彰显了继续支持全球抗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坚定决心,是我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形成宝贵经验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抗疫斗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形成了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这场重大决定性胜利充分展现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3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建立起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各地区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坚持人民至上。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在疫情突袭、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严峻时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首要考量,也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重要标准。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医疗资源和物资保障,全力救治新冠患者,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积蓄了强大力量。

坚持实事求是。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才能让各项防控工作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温度、更富成效。3年多来,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紧紧抓住各阶段疫情防控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我们坚持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先后印发十版防控方案和十版诊疗方案,及时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措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防疫效果,走出了一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

坚持团结奋斗。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面对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斗争,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医护人员冲在抗疫斗争最前沿,基层党员坚守基层抗疫主阵地,无数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企业全力保障抗疫物资供给,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书写了团结奋斗的生动图景,展现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和举国同心、上下同欲的责任担当。疫情防控坚持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靠的是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彰显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

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带来深刻启示

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前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在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方面带来深刻启示。

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我们党必将更加团结统一,我们的事业必将一往无前。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项复杂性、关联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抗疫斗争一方面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展现了我国的治理水平,提升了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锻炼了广大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领域。当前,这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正在快速补上。我们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在这个过程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未变。我们既要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认真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又要着眼长远,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无论是阻击病毒传播蔓延,还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都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都需要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们要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持生命至上、全球一体、平等尊重、合作互助,建立健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长效融资机制、威胁监测预警与联合响应机制、资源储备和资源配置体系等合作机制,建设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筑牢保障全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坚固防线,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作者 赵 勇 马 娜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3日 09 版)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篇7

我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收获颇多,让我学到了很多线上授课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使用网络平台教学的能力,也让我对线上授课有了更新更深的认知。停课不停学,不仅是上网课,更应是保障学生正常学习的方式,强行网上直播课,一方面会增加师生负担,另一方面对家长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也是一种打乱,因此我认为更好的执行停课不停学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三方面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在疫情期间,为学生保驾护航。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放大格局,站在儿童的立场,从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视角,完整正确地理解“停课不停学”的策略部署。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使他们不能因为疫情耽误学业,更重要的帮助孩子积极地参与生活,乐观地面对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让孩子懂一点责任担当,学一种科学精神,会一些闲暇本领。这应该是“停课不停学”的真正含义所在。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郭老师让我们认识到线上教学,主阵地还是教学,而网络只是为教学服务,但并不能成为网络教学的重要对象,老师更不能把很多的精力放到对于网络技术的琢磨上。另外,老师首先得区分好线下和线上的教学的区别,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特别是线上教学的学习。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此次网络教育培训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总之,本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现将我的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一、拓展了教师的学习渠道,开阔了教师的视野。

改变了过去教师只能通过课堂面对面进行教学的传统模式。让线上教学模式更适应现在的形势,更能体现“停课不停学的”主题。更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学习平台。

可以让教师们更好的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有效的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也有利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共赢和多赢。从而有力的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形势下,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一定要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要把学习的经验和技能转化成自己可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

四、教师要做善于反思的新教师。

教师一定要养成勤于反思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反思,教师在学习培训中可以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的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反思,教师可清楚地看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弱点,从而能让教师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的良性健康的迅速成长。

疫情培训体会心得篇8

春回大地。至3月13日,浙江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走过整整百日。

一百天里,面对新政调整的每一步,人们有理解有抱怨,有关切有悲伤,有挺身而出也有抱团互助……

疫情下的人,总能更为敏锐地感知社会脉动。时至今日,新冠的话题退出热搜、淡出大众视线,那些曾与疫情正面交锋的人,都怎么样了?

疾控专家多次强调,新冠病毒目前并没有消失,它仍处于低水平流行中,病毒隐匿的存在,是对这百日或是三年抗疫的提示:人类的认知与科学的进步,都是在磨砺与奋进中得到。

今天,我们选择走近5位曾经处于疫情一线的人,不是为了给过去的百日画上句号,而是为了看向新闻的背面,更科学理性地看待疫情防控的每一步。

省中医院钱塘院区发热门诊,是医院最为繁忙的地方之一。 通讯员 陈岩明 摄

医生黄立权:发热门诊之变

这些天,黄立权与两个多月来一样,都在发热门诊转。

他不在里面坐诊,而是经常绕着诊区外围来回走,采访的时候他领着记者按照就诊流程又走了一遍。“你看,患者按这个路线走,不用走回头路”“这几天甲流患者多,我们刚给等候区加了二十多张座椅,数量上增加了一倍,勉强够用。”他步子很快,脑子转得更快——计算着患者的就诊时间。

这位浙江省中医院钱塘院区医务部副主任,不仅对发热门诊了如指掌,还负责整个医院的人员安排、医疗资源的调配。

两个多月前,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经受严峻考验。“当时真的被骂惨了。”黄立权回忆道,人数最多的一天达到1200人,寒冬的深夜,医院里来就诊的人还在排长队……钱塘院区附近外来人口、学生多,但是这个区块医院不多,当时,钱塘院区攀升的人数远超预期。

这位医院“管家”当时就琢磨:关键是要分流和增援。“于是医院重新设计了三道分流环节,”黄立权说,第一道在医院门口,区分普通门诊和发热门诊;第二道则是在预检分诊环节,护士问询后根据发热的症状分流;最后一道则是诊室的分流。

为了凑齐人手,医院决定动用全院医疗力量。黄立权在几个科室部门间来回跑,沟通、抽调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建立起四道防线——针对四类不同程度的预警情况,一支42人的队伍机动增援“急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比如,当日成人患者数量超过300人次,就会立即出动1到2名医生。

“这些应急方案一直沿用到现在,”黄立权说,发热门诊是医院里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现在,我们依然重视这个哨点的作用。

“疫情好比一场大考,我们现在需要订正试卷。”黄立权总结了经验,他们想在住院、规培、主治医生培养上加强重症救治能力的培训,“‘软件’的配套同样重要。”他说。

黄立权还告诉记者,3月底发热门诊将原拆原建,就在这里建起1000平方米的诊区。“到时候有得忙活了。”他说,语气里,有医生特有的冷静,听起来让人放心。

张军根(中)常年奔波于各类应急救援的现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忙碌。 杭州市急救中心供图

急救中心张军根:应急救援的“复盘”

虽已隔了多时,回忆起百日间曾经“阳峰”的场景,张军根仍然需要平复一下情绪。“艰难。”他停顿片刻,终于在脑海里检索到比喻——“你看过电影上甘岭吗?就是那种感觉。”

这位杭州市急救中心总支书记、主任的描述并不夸张。去年12月中旬,负责杭州市急救资源调度的急救中心进入了日夜不休的应急状态:接警电话量、出车量直线上升,工作人员拼尽全力,但电话仍是越来越多;当班救护车从32辆增加到95辆,500多名一线人员在杭州城里“连轴转”;工作人员接二连三病了,只要身体没有透支,都还在出车救援……

重压之下,有30多年一线经验,经历过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的张军根,在面对前来采访的媒体时,落泪了。回忆起那一次的情绪失控,他十分坦诚:“为了挽救生命,大家承担的压力,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杭州市120急救中心曾经面对的艰难,让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应急救援面临的短板。

救护车响应如何更快?120电话怎么才能不排队?百姓的诉求,正是急救中心不断“复盘”的主题。

比如,在疫情到来之前,杭州主城区只有急救中心一个专用的人员车辆洗消中心,而传染病患者转运人员车辆的洗消,又是必须的。所以急救车无论出任务到哪里,都只能回到唯一的洗消中心,降低了转运效率。

再比如,平日很少受到关注的院前急救人员,整体数量不足,疫情来了大家体会到“人到用时方恨少”。“可是专业人才的短板,并不可能在疫情到来时,立马补齐。”张军根说。

一百天里,张军根多次在内部会议、交流座谈中提及这些短板,他常常说——一座城市需要一张足够灵活的救援网络,城市应急资源、调度机制决定了网络的松与紧,网络韧性越大,就越安全。

显然,现实的难题,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但一些微小的变化正在发生。在杭州市,多个洗消中心正在加紧建设;采访结束前,记者看到,急救中心的调度大厅即将搬到更为宽敞的空间,坐席的增加,能够适度缓解120电话的压力;“阳峰”时期120人手紧缺,杭州市首次联动公交集团、安保集团等力量支援,解决了燃眉之急。有了这次试水后,急救中心也在探索多部门、多系统的应急资源联动。

张军根告诉记者,过去的百日,“就像一个参照系,对照它,我们必须更清楚下一步怎么走。”

2019年,张作风在国内参加学术活动。 本人供图

公卫专家张作风:来自大洋彼岸的建议

和张作风教授跨洋连线都是在深夜。

洛杉矶当地时间1月3日晚十一点半,记者第一次拨通张作风的电话。当时,关于新型毒株xbb的各种说法充斥于网络。长达一个小时的通话里,他以“过来人”的视角告诉大家:“目前没有迹象表明,xbb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3月7日晚上,九点刚结束学术报告,张作风按约准时回拨记者,声音有些沙哑。

张作风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系主任,身在大洋彼岸的他,依然密切关注国内的疫情变化。

“论规模和速度,新冠病毒的传播,在流行病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第二次跨洋连线里,张作风依然这样强调,面对病毒,不用过分焦虑。“阳峰”之后,人们能够通过感染构建起对病毒的免疫屏障,万一再次感染,症状也会轻,病死率也会低很多。而通过疫情,人们可以增强对病毒的科学认识,找到一个合适的心理尺度。

“经过三年多的全球大流行,我们对新冠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已经有有效、安全的疫苗来预防重症和死亡,也有了应对轻型和中重型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张作风说,“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不断降低病毒的危险性。”

上一轮的疫情高峰,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比起给未来下结论,张作风更想探讨一些眼前能做的事。

在他看来,眼下是一段重要的窗口期。

“最重要的是优先发展疫苗和药物硏发。”张作风说,加大力度建设疫苗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科研医疗队伍、平台,让这些新型疫苗和药物更快速进入临床试验、应用于人群。另一方面,加强全民保健网络和家庭医生系统,补足重症资源。他直言,虽然,目前国内各类危重症床位数有所扩展,但重症高峰来临的时候,仍然会出现短缺。

另外,他特别提到监测预警能力的提升。通过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过去的感染率进行科学分析,帮助研判准确的免疫水平。“我们都很期待更精细、公开的数据来帮助我们了解这位‘对手’。”他说。

采访中,这位致力于公共卫生领域数十年的专家,多次向记者提及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历史。“无论是遥远的天花、黑死病、霍乱,还是亲身经历的非典、新冠,我们虽然走到了物种的最顶端,但病毒比人类的存在更古老。”他说,新型冠状病毒不是人类第一次遇到的高传染性、高隐蔽性病毒,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张作风告诉记者,或许可以把曾经经历的“阳峰”看作一次“成长的阵痛”,疾病改变历史,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卫生系统的进步,增强人们对病毒的科学认识。历史也在改变疾病,不是吗?

实验室中的wpv01样品。 西湖大学供图

科研者王廷亮:国产口服药研发加速

因为疫情,人们对于新冠药物的期待也达到了顶峰。

在过去的一百天里,总有各种各样的人“追着”王廷亮问:“你们研发的口服药,怎么样了?”采访时,甚至还没等记者开口,这位西湖大学成果转化负责人就首先透露了药物的最新信息——

近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西湖实验室主任于洪涛带领攻关团队研发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wpv01(艾普司韦)完成了最后一组爬坡测试,这意味着,药物已经顺利通过临床安全性试验。

去年9月,艾普司韦获批临床试验的新闻曾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但在公众眼里,这盒神秘的原创国产药就此“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即便在“阳峰”之时,它也显得过于“低调”。

但身为科研团队主要成员之一的王廷亮并不这么看。“我们一直没有停下,甚至整个团队更紧锣密鼓地推动临床工作。”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几分科学家的自信。当前数据已表明艾普司韦安全性高,可显著抑制病毒从而缓解新冠各类症状。

过去一百天里,疫情曲线突然急剧上升,又似乎无声无息地消失;而王廷亮和同事们更为关注的是另一条曲线:原创药物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实验。

“我们首先开展的是安全性研究,十余组上百人次健康的受试者,药剂量一点一点加大,就像一个爬坡的过程,小心翼翼地监测药物的各项数据。”王廷亮说,这是所有药物获批使用前必须经受的考验,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证明药品在人体内的安全可靠。

“药物研发,安全大过天,是一切的前提。”王廷亮反复强调着这句话,不下五次。也就是说,备受瞩目的艾普司韦,正在度过“安全关”。

如果说药品i期临床试验测试的是安全性,那么正在开展的双盲ii期临床试验,以及紧接着扩大规模的感染病毒受试者iii期临床试验,则是在过“有效关”。

也有人不理解,等临床试验完成了,新冠也许不再大流行,口服药还有价值吗?

“当然有。”王廷亮毫不犹豫。他用通俗而不失逻辑的语言,阐释着科学道理。新冠病毒依然是这个地球上的“新事物”,科学界对它的机理和毒害等问题仍在研究,尚未完全认知。更何况,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通常,对新发病毒传染病而言,有效的疫苗是最好的预防对抗手段。然而,现有的疫苗显然没有“跑赢”快速变异的新冠病毒。

“抵御这类传染病,我们要为对抗病毒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他说,艾普司韦研发的突破口,源于科学家们牢牢“抓住”了新冠病毒的3clpro核心蛋白酶。过去几年,新冠病毒变异万千,但是这个蛋白酶却始终不变,只要抑制了它,就有可能“击败”病毒。

所以,即便病毒暂时消失在公众的视线里,社会生活也在慢慢回归正常,但这支药物研发团队却越来越“起劲”。“我们亲手完成了药物研发的每一步,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真正意义的原创新药。”王廷亮说。

百岁老人李爱华坐在藤椅上,她的笑容和这个春天一样温暖。 见习记者 林晓晖 摄

百岁老人李爱华:又见窗外的早樱

医生、急救人员、公卫专家、科研人员……他们的理性与责任感,让我们在疫情下遭遇重创的老人面前,有了更大的信心。

对于102岁的李爱华来说,过去的这个冬天有些漫长。

她的记忆鲜亮的部分,从1月21日,大年三十的早上开始——百岁老人李爱华“跑赢了”新冠,顺利出院,然后过了一个温暖的年。

“回家后,奶奶心情明显放松了很多,”老人的孙子滕峰说,医生提醒我们,治疗消耗大,要注意多给她补充营养。肉眼可见地,奶奶一天天地好起来。

她看起了以前爱看的抗战剧,前几天甚至爬起了楼梯。

和记者见面时,李奶奶正坐在藤椅上晒太阳。她时不时看向窗外——小区里几树早樱已开出零星的花,她呼吸顺畅。

“(2024年)12月31日下午,到达急诊时,氧饱和度只有80多,医生检查后发现肺部感染很严重。”滕峰回忆起那天的情景还有些心惊。

彼时,李奶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icu里住了一个星期,这里住着很多位与她一样跟新冠“过招”的老人。

防护意识薄弱、大多有基础疾病、免疫力相对较低、“沉默型缺氧”隐蔽又凶险……在新冠面前,老年人成了需要重点保护的“脆弱群体”。

入院几天后,李奶奶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毕竟是百岁高龄,到底要不要“插管”?家人对此有顾虑。

“精准的容量管理很关键”,浙大二院麻醉手术部林金萍医生告诉记者,医生们对呼吸机参数的调整非常谨慎细致,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浙大二院综合icu病区的黄曼主任,结合李奶奶的情况,带着团队为她制定了整体的治疗方案,直到她的氧饱和度指标逐步恢复,身体状况好转,开始清醒。

“对高龄的重症患者,年龄并不是绝对禁忌。”林金萍对新冠有了更多认识,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平时身体还不错,没有严重复杂的基础疾病,插管后有很大机会康复。

事实上,李奶奶也如愿康复回家,成就了他们一家人幸福的时刻。

在2024年的春风里,回顾过去的三个月,我们可以看到疫情下社会机体那么紧密的关联。他们以前看起来并没有交集,但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因为那些责任、那些努力、那些不弃,又是如此之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营养培训心得体会8篇

小学暑期语文培训心得体会8篇

执法培训心得体会8篇

培训管理提升心得体会8篇

2023党校培训体会心得8篇

青干班培训心得体会8篇

大堂经理培训心得体会8篇

培训沟通心得体会范文8篇

导游培训心得体会8篇

小学教研培训心得体会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956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